1. 重庆云诚科技 > 到此一游 >

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一下-北京地坛公园在什么位置

导读1、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 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先简单来了解一下吧。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北京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夏天炎热,冬...

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一下,以及北京地坛公园在什么位置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 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

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 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

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最佳旅游时间是什么时候先简单来了解一下吧。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北京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夏天炎热,冬天寒冷,春秋的气候适中,只是春季风沙较大,近年来春天还有沙尘暴天气。如此一来,只有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一年中的黄金季节。最佳的旅游时间为每年的5、9、10三个月份。

简介:

地坛,又称方泽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是一座庄严肃穆、古朴幽雅的皇家坛庙,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也是中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坛内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祇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

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修缮了斋宫、方泽坛、皇祇室等全部建筑,重建了地坛牌楼和钟楼,新建了牡丹园、集芳囿、月季园、银杏路等景点,对地坛的周边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性整治修缮,既恢复了昔日的庄严肃穆,又丰富了园林景观,使古老的地坛焕发了生机。

从1985年起,每年春节地坛公园都举办迎春文化庙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21届。不仅有大规模的仿清祭地表演,还有许多民俗文化在这里展现和延伸,以较高的艺术品位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中外。

地坛公园好玩吗让我们看看去过的朋友是如何评价的吧。

1、这个喜不喜欢真的看个人喜好了,古建筑实在不多,所以票价非常便宜,只要2元,虽身处市中心但却十分安静,里面有很多踢腿,玩滑轮的小朋友,也有读书的年轻人,还有锻炼身体,散步慢跑打太极练武术和玩棋牌走象棋拉二胡的老人,公园里面还有很多很多的鸽子哦,还有一个鸽子广场,有很多人在那里喂鸽子,里面还有门球场和中医药文化养生园,还是很物超所值的,没事或者压力大的时候可以来散散心。

2、知道地坛源于史铁生的作品《我与地坛》,去地坛的那一天刚好是地坛的庙会,尽管如此,我还是能感受到地坛那种安静的力量,感觉时间都静止了,听着松树林里的鸟叫,享受心灵的休憩。

3、庙会时候去过一次,要收门票,平时去是不收门票的。印象中地方不是很大,地理位置很好。平时会有书市可以去淘些书,会很便宜。也有就碟片,没准会发现你喜欢的东西。

4、春节庙会,图书会都在这儿举行,早上很多爷爷奶奶在这儿晨练。想要清静的话可以来这儿走走,很大~

5、秋天的银杏大道美的不能说了~其他季节~夏天乘凉

北京地坛公园好玩吗就是简单介绍,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2、北京地坛公园如何?

地坛,又名方泽坛,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东。1929年改市民公园,现名地坛公园。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占地42.7公顷,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_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公园有方泽坛、皇_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1、牌楼

地坛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地坛牌楼与颐和园东门外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为地坛公园重要景点之一。

2、方泽坛

地坛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 “皇地_神” 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

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_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_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3、斋宫

地坛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4、神马殿

地坛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通面阔19.55米,每间面阔相同,进深7.5米。外有_墙。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5、皇_室

地坛皇_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_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6、钟楼

地坛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钟声宏亮浑厚。

7、神库

地坛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_”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_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

8、宰牲亭

地坛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9、养生园

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

养生园主要景观依次为园林主门,精、气、神和合主题雕塑,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悦和苑,养生长廊,针灸铜人,养生坊,杏林问茶,药王孙思邈雕像,脾土区,运动养生广场,24节气地雕,肺金区,调息广场,足底反射步道等。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

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借助地坛皇家园林的古老神韵,集中展示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精华,不仅是弘扬中医文化的窗口,更是让市民了解中医,享受中医的良好场所。

二、古代地坛祭祀仪式介绍

地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地神的场所,天地分祭。

祭祀仪式每年夏至日黎明举行,以五岳、五镇、五陵、四海、四渎为祀,皇帝亲自拜祭。

方泽坛是地坛的主体建筑,北向,为砖石结构的两层方台,水池环绕,池名方泽而称谓。

方泽坛下层设有四个石座,是祭祀时安放岳、镇、海、渎神位之处,坛外还设有望灯台和燎炉。

近年来已在园内建起集芳囿、牡丹园、旱冰馆和游艺场等,同时一年一度的春节文化庙会也在此举行,古老的地坛焕发出诱人的青春。

三、地坛与天坛的有什么不同

地坛与天坛的不同建筑艺术。地坛与天坛具有如下不同的建制特点:

①所处地理方位不同。天坛设于紫禁城的东南方,而地坛则筑于紫禁城的东北部,从而以符合中国古代的"天南地北"之说。

②建筑形制不同。天坛主体建筑均为圆形,地坛据《大清会典》言:"方泽形方象地",呈方形。此是我国古时"天圆地方"之理的充分体现。

③所用建材的数字不同。根据道家阴阳学说:"天为阳,地为阴"之规,天坛所用建材,如石块、台阶、柱子等,均为奇数,即阳数。而地坛则采用偶数,即阴数。如方泽坛的台阶为8级,坛面为6平方丈,所用石板均为偶数或其倍数,生动有趣地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地坛公园内最著名的就是独臂将军柏和大将军柏、老将军柏三棵古树。

地坛公园现有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株,二级古树87株,树种为侧柏、桧柏、国槐、枣树、榆树、银杏、楸树。地点多集中分布于方泽坛周边区域。

大部分古树的树龄已经超过300年,园内的古树长势良好,千姿百态,既体现出饱经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又表现了顽强的生活力,古树群落已成为公园的独特景观。

地坛公园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更多关于北京地坛公园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3、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

地坛公园的景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斋宫、神马殿、神库、养生园、宰牲亭、方泽坛、牌楼、皇祇室、钟楼。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养生园是2010年建成的,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

方泽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

宰牲亭,其实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这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冢、羊、鹿)的场所。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地坛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坐落在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天坛是进行祭天礼仪的地方。

1928年5月,地坛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天坛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4、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那么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呢?

1、 神库。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库房。西配殿叫“神厨”,是制作祭祀供品食物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乐器和乐舞生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

2、 宰牲亭。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豕、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3、 斋宫。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4、 皇祇室。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5、 神马殿。神马殿,始建于1530年,建筑为五开间悬山式绿琉璃顶。通面阔19.55米,每间面阔相同,进深7.5米。外有壝墙。1999年进行挑顶大修。

6、 牌楼。牌楼也称牌坊,是地坛主门——西门的第一座建筑物。明清两代皇帝到地坛祭地首先经过牌楼,再进坛门,地坛牌楼与颐和园东门外牌楼一样高大雄伟。明代始建时称“泰折街”牌坊,清代雍正年间重建时改为“广厚街”牌坊,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两个牌楼都没有保存下来。牌楼于1990年重新建设的,新建的牌楼高达13.5米,气势高大雄伟,绿色的琉璃瓦面,彩画以本“天龙地凤”之说,绘以单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

7、 方泽坛。方泽坛,为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地祇神”之场所,因坛台周有方形泽渠,故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遵乾隆皇帝之旨谕进行改建,将黄琉璃砖坛面改换为艾青石坛面。现建筑为1981年按清乾隆时形制恢复。坛平面呈方形,以象征“天圆地方”之传说。中心坛台分上下两层,周有泽渠、外有坛壝两重,四面各有棂星门。下层坛台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十五尊,供祭祀时奉安五岳、五镇、五陵山之神位;北半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水形纹石雕座,其上共设山形纹石神座八座,供祭祀奉安四海、四渎之神位,外壝东北部为望灯杆,与其对称的西北部原有瘗坎一处。

8、 钟楼。钟楼始建于1530年,为三开间歇山式绿琉璃顶的重檐正方形建筑,通面阔12米多。因年久失修,于1965年拆除。2000年按原样重建。钟高2.58米,直径1.56米,重2324千克,铭文铸“大明嘉靖年月日制”八个字。

9、 养生园。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是中国第一家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为主题的特色园区,位于地坛公园内,占地面积约2.5公顷,2010年建成。园区以肝、心、脾、肺、肾、五脏为主要分区,配以五行、五色、五方的内涵,以水栖和陆路为经脉经络,将全园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形体。园内有各类树木3千多株,近百种中草药和可入药的植物。主要景观依次为园林主门,精、气、神和合主题雕塑,心火区,肾水区,肝木区,悦和苑,养生长廊,针灸铜人,养生坊,杏林问茶,药王孙思邈雕像,脾土区,运动养生广场,24节气地雕,肺金区,调息广场,足底反射步道等。中医药养生文化园,借助地坛皇家园林的古老神韵,集中展示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精华,不仅是弘扬中医文化的窗口,更是让市民了解中医,享受中医的良好场所。

就是对于地坛公园有什么景点的相关内容。

5、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北京地坛公园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放时间旺季的时候是6:00-21:30,淡季开放时间是6:00-20:30。地坛公园是明世宗以后明清两代皇帝每年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

地坛的古建筑有方泽坛、宰牲亭、皇_室、斋宫、神库等,地坛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地坛的建设以及整体布局是按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

古代的时候天圆地方的观念源远流长,所以地坛公园建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象征大地的正方形为几何母题而重复运用。

地坛公园每年都要举行地坛庙会,时间是在每年农历腊月三十至正月初七,主要就是以古坛风貌为依托,开展一些民族、民间、民俗特色活动。

可以到达地坛公园的公交车有13、116、62、44、117、909、800、807、820、358、119、407、328、803、18、850、113、858、644、643路等。

6、地坛公园有什么好玩的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周边景点有:神库、宰牲亭、斋宫等。

神库

神库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这组小建筑群是由四座五开间的悬山式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正殿叫“神库”,是存放迎送神位用的凤亭(抬“皇地祇”神位的轿子)、龙亭(抬配位、从位诸神位的轿子)和遇皇祇室修缮时,临时供奉各神位的地方。东配殿叫“祭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库房。西配殿叫“神厨”,是制作祭祀供品食物的地方。南殿叫“乐器库”,是存放祭祀所用乐器和乐舞生服的地方。东、西井亭专为方泽坛内泽渠注水和为神厨供水。南殿及两井亭于清乾隆十四年建成。

宰牲亭

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犊、豕、羊、鹿)的场所。每逢祭祀前一天子时初刻,在此举行宰牲仪式。门内两侧原有井亭各一座。

斋宫

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各帝都曾在此斋宿。主体建筑坐西面东,由西、南、北三殿组成,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建。

皇祇室

皇祇室始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是地坛的主要建筑之一。明、清两代是供奉皇地祇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五陵山神位之所。1925年地坛辟为“京兆公园”,曾在此设“通俗图书馆”,1986年秋定为“地坛文物陈列室”。

7、北京地坛公园的银杏大道火遍全网,地坛公园还有哪些值得打卡的地方?

北京地坛公园想必有的人群并没有去过,我们知道了北京的故宫与长城,也游览了颐和园。但是相比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胜古迹地坛公园却略逊一筹,11月份的季节正是欣赏地坛公园的最佳时期。园内黄色的银杏叶随风飘落,甬道上、地面上仿佛披上了一件“黄金外衣”。

一、地坛公园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只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现存百年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地坛中的古树大多数都超过几百年的树龄,古树种类有侧柏、桧柏、榆树、银杏、国槐等。

二、旅游景点

我们不仅要欣赏银杏叶带来的视觉冲击,公园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景点值得我们去游玩。比如:宰牲亭、集芳囿、斋宫、皇祇室等也是游玩的好去处。宰牲亭是古代皇家祭地前宰杀祭祀用的牲畜的场所。集芳囿内有假山、廊亭、池榭、爬廊等,还有各种我们不知道的名花异草。斋宫为皇帝祭地时斋宿之所。清代从顺治到嘉庆各个皇帝都曾在此斋宿。

三、地坛畅想

地坛公园园内的名贵树木数不胜数,试想一下,静谧与温暖的午后,阳光照射在树木与甬道上,当阵阵清风拂过面颊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触摸这些上百年的古树,回想起古人也曾像我们一样在大树下乘凉与笑谈。轻摇折扇、香茗缭绕、清茶浊酒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如今的地坛公园更是人们休息与游玩的主要场所,孩童的嬉戏声、老人的京腔声组织成了一场动人的“画面”。

8、地坛公园在哪怎么样

地坛公园又称方泽坛,始建于公元1530年,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公园有方泽坛、皇祇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园内的古树长势良好,千姿百态,既体现出饱经历史风霜的古老和苍劲,又表现了顽强的生活力,古树群落已成为公园的独特景观。地坛公园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也是古都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更多关于地坛公园在哪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9、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地坛公园景点介绍,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坛公园位于北京市安定门外大街东侧,雍和宫隔河相望,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座环境幽雅、庄严肃穆的皇家坛庙园林。

微缩景观

一九二五年辟为“京兆公园”,一九二八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一九五七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一九八一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

一九八四年五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二00六年六月十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几年,公园按照生态园林与精致园林的`规划建设思路,投资千万余元,修缮了古建筑,改造了不良景观,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方砖路面,柏树成行,绿草茵茵的新景点,园内共有植物116种,草坪面积11,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古树168株,其中300年的古树多达80棵。开展适合广大游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昔日的皇家坛庙,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园内一景

地坛又称方泽坛,也称拜台,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地的场所,这样宏伟宽敞的祭地坛,在国内外都是首屈一指的。西门牌楼高大雄伟壮观,是根据清代乾隆时所建式样重新修建的,建设规模居北京市牌楼之最,绿色的琉璃瓦面,绘以单凤图,双凤图和牡丹图案,正面中心有地坛二字,背面核心有广厚街字样,是地坛公园的主要景点之一。

近年来新增了月季园、牡丹园、集芳圃等新的园林景点。其中由艺术大师刘海粟题名的月季园是一个集展览、观赏、科普于一体的月季花园,内有月季300余种;幽雅别致的牡丹园中喷水池、石拱桥、亭廊、水榭相接;集芳圃则是别具特色的园中园。

;

10、地坛公园景点介绍

地坛又称方泽坛,是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

地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占地37.4公顷,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只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坛。地坛有方泽坛、皇只室、牌楼、斋宫等著名旅游景点,于1925年被辟为京兆公园。园内草坪面积14.5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8.8%,现存百年古树176株,其中一级古树89棵。

地坛总面积37.4公顷,呈方型,整个建筑从整体到局部都是遵照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天青地黄”、“天南地北”、“龙凤”、“乾坤”等传统和象征传说构思设计的。地坛现存有方泽坛、皇_室、宰牲亭、斋宫、神库等古建筑。1925年辟为“京兆公园”,1928年改称“市民公园”后荒废,1957年恢复公园称“地坛公园”,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对古建筑进行了复原整修。1984年5月地坛公园正式售票开放,并定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10日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坛近几年,公园按照生态园林与精致园林的规划建设思路,投资千万余元,修缮了古建筑,改造了不良景观,取而代之的是平坦的方砖路面,柏树成行,绿草茵茵的新景点,园内共有植物116种,草坪面积1140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2%,现存百年古树168株,其中300年的古树多达80棵。开展适合广大游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使昔日的皇家坛庙,今日成为广大游人休憩、游览、娱乐的园林文化旅游胜地。

关于北京地坛公园景点介绍一下和北京地坛公园在什么位置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 斑马旅游-斑马旅游扛不住了
  • 去湘西凤凰古城攻略 去湘西凤凰古城攻略一日游
  • 八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八月份适合去哪里旅游?
  • 呼伦贝尔攻略 昆明去呼伦贝尔攻略
  • 神农架旅游景点在哪里 神农架旅游必去景点
  • 厦门江头公园是什么水 厦门江头公园一圈有多少米
  • 京西旅游-京西旅游景点
  • 大连旅游团-大连旅游团哪家好
  • 旅游吧,旅游车上的互动节目
  • 北海旅游注意事项-北海旅游注意事项及要求
  •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ouhua/35586.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