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贤令山牌坊上两字什么字,以及贤令什么意思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南京中山陵是空陵吗 ,是只是为纪念修建的吗 !
- 2、晋祠的对越两字是什么意思啊
- 3、北京颐和园东门外牌坊上正反写的是什么
- 4、司马迁的资料
- 5、牌坊上圣旨恩荣是什么意思
- 6、关于写中国名胜古迹的600字作文
- 7、阳山县的旅游
- 8、阳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 9、彭泽坐船可以去大孤山吗
本文目录一览:
1、南京中山陵是空陵吗 ,是只是为纪念修建的吗 !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它坐落在江苏省南京市东郊钟山东峰小茅山的南麓,西邻明孝陵,东毗灵谷寺,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上升,气势宏伟。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灵枢暂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并决定在南京钟山修建他的陵墓。中山陵由陵墓样稿得奖者、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施工。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为山下半月形广场,广场南端的鼎台(现改为中山先生的立像)为大钟的钟纽,钟锤就是半球形的墓室。“鼎”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因此整个大钟乃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陵坐北朝南,傍山而筑,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中山路是原来的迎柩大道,是孙中山先生灵柩南下时走过的路,也是南京第一条柏油马路,1926年动工,1929年完成。当人们沿着这条参天的林荫大道来到广场时,首先看到的是位于墓道南端的三门石牌坊,上刻中山先生手书“博爱”两字。牌坊这类建筑在功能上主要是用来歌功颂德的。“博爱”二字正点出了孙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石坊前广场南端孙中山的立像英姿勃勃,摆动的手势好像正在发表关系国家命运的演说。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前行为陵门,它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2、晋祠的对越两字是什么意思啊
晋祠对越牌坊简称对越坊,位于太原晋祠金人台正西,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相传,明代书法家高应元的母亲患偏头痛,久治无效。后来在吕祖庙前得一签,签上写有“添砖加瓦”四个字,它的含义是只有在祠内增加些建筑,才能消灾免难。高应元在晋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等应有尽有,唯独缺少牌坊,故决定建造一座牌坊。牌坊建在何处为宜?金人台西,献殿东的这块空地最合适。
高应元想,将来牌坊落成后,殿、台、坊组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定会收到消灾的效果。高应元原计划建造一座简单的小牌坊,没想到在破土动工的第二天,他母亲的病就好了,因而改建成大牌坊。牌坊落成后,命名“对越”,由高应元执笔,气势颇为磅礴,被列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这座“对越坊”,造型优美,结构壮丽,雕刻精细。“对越”的 “对”,意为报答;“越”,即扬,意为宣扬。“对越”两字合起来,意为“报答宣扬祖先功德”,在此处意为“宣扬母德高尚”。母德高尚在这里有双关语之意,指唐叔虞之母邑姜也行,说高应元之母亦可。
3、北京颐和园东门外牌坊上正反写的是什么
东面有两个正楷大字“涵虚”,西面刻有“罨秀”两字。
4、司马迁的资料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早年经历
西汉景、武年间(时间不详),在黄河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中,司马迁出生了。司马迁的祖父司马喜在汉文帝诏入栗米受爵位以实边卒的政策下,用四千石栗米换取了九等五大夫的爵位,因此全家得以免于徭役。
年幼的司马迁在父亲司马谈的指导下习字读书,十岁时已能阅读诵习古文《尚书》、《左传》、《国语》、《系本》等书。汉武帝建元年间,司马谈到京师长安任太史令一职,而司马迁则留在龙门老家,身体力行,持续着耕读放牧的生涯。
稍稍年长之后,司马迁离开了龙门故乡,来到京城长安父亲的身边。此时司马迁已学有小成,司马谈便指示司马迁遍访河山去搜集遗闻古事,网罗放失旧闻 。
扩展资料:
司马迁首创“中国人民”一词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诗传就训释为:“中国,京师也。”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
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这里的“中国人民”,虽与先秦时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它却第一次将两者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这一词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司马迁首创“中国人民”一词
5、牌坊上圣旨恩荣是什么意思
恩荣是指皇帝下诏,地方出银建造。圣旨是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今常用于比喻,假传圣旨。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
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扩展资料:
样式材料
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右图为明代正统年间圣旨。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作为历代帝王下达的文书命令及封赠有功官员或赐给爵位名号颁发的诰命或敕命,圣旨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官衔越高。
6、关于写中国名胜古迹的600字作文
牡丹江,不能算是地大物博,但是也是小巧玲珑! 牡丹江的旅游景点不是很多,但都是经典!
1、牡丹江的镜泊湖是第一选择,镜泊湖位于牡丹江市的西南面,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北方的西湖”。其实,镜泊湖底曾是牡丹江上游的古河道,大约一万年以前这一带火山喷发,形成了我国这一最大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南北长45公里,东西为狭长形,最宽处达6公里。湖面海拔350米,湖水南浅北深,最深处62米,最浅处只有1米,水面约90平方公里,容水量约16亿立方米。这里环境幽雅,一片恬静、秀丽的大自然风光,这正是镜泊湖…有句话还比较出名: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说的就是我们牡丹江镜泊湖的吊水楼瀑布。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
提取码: 574j
7、阳山县的旅游
阳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孕育了阳山县丰富而奇特的旅游资源,这里人文古识文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人文资源方面,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贤令山摩崖石刻”,有“读书台”,“远览亭”,“千岩表”,有富丽堂皇、庄严气派的“北山古寺”,有气势不凡的“广东布达拉宫”——“学发公祠”,有古人类生活遗址“七拱三山寨”,有清乾隆年间建造的“莫氏镬耳楼”,有享誉国内外的“四驱车赛场”等;自然资源方面,有省内最高峰、原始生态保存良好的“广东第一峰”,有“洞中张家界”美誉的“神笔洞”,有依山傍水、景色优美的“石螺森林温泉”,有“广东漓江”之称的“鱼水风景区”,数不胜数。阳山物产丰饶,驰名特产有阳山鸡、山水豆腐、淮山、玉米、冬茹、生态茶、酥李,反季节疏菜;佳果有板栗、洞冠犁、沙田柚、奈李等,其中传统贡品洞冠犁更是特有珍果;小北江河鲜、地方风味特色小食深得游客喜爱;民风淳朴,民间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舞龙、舞狮、凤舞、唱春牛、少数民族舞蹈等远近闻名,民间习俗和乡村风情独具特色。
主要旅游景点有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贤令山风景区、水口鱼水旅游风景区、石螺森林温泉、连江山水风光、玉龙宫溶洞、北山古寺、摩崖石刻、神笔洞等,其中广东第一峰旅游风景区以其雄、奇、险、秀、旷、奥、幽而著称。 玉龙宫
玉龙宫位于阳山县西北面8公里处的冷水黎洞村,旁有连江黄燕滩大坝,总面积2200平方米,游览路程1280米,是粤北的一处洞府旅游胜地。相传,玉龙宫曾是南海龙王三太子玉龙的栖身之所。其时,玉龙被贬,偕夫人历尽艰辛、饱受折磨,幸得村民李氏夫妇热情相助。为谢恩人,玉龙夫妇在洞中盛宴李氏夫妇,并授以耕作及工艺诀窍,阳山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龙宫因此而得名。玉龙宫坐南朝北,洞门“人间常云桂林好,只缘未到阳山来”的条幅格外引人注目。洞内分由“宝莲”、“八仙”、“玉龙宝库”、“王母娘娘圣殿”和“世外桃园”五个洞组成,走进洞里,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石笋,有7米之高,两人之围,一副欲冲云天的架势。据地质学家考证,该石笋已经有3万年的历史。在大石笋周围,布满了许多大小不一、形似神佛的钟乳石,有坐落有致、排列井然的十八罗汉,构成了一个奇妙无穷的“神佛世界”。
北山古寺
北山古寺坐落于阳山县城之贤令山麓,座北朝南,依山构筑,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距今已有460多年历史。古寺占地26万4千平方米,其四周群山拥抱,树木葱茏,环境幽静秀美,是连阳地区唯一一间佛教寺院。
北山古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之后历代屡经增修。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为四楹大院,首楹右为郑仙翁祠,左为韩大仙祠,中为大门,横眉上刻“北山古寺”四字,一双石狮雄居山门左右。门内设放生池,清撤的九曲水,从寺后“古洞韵泉”处徐徐而注;池上筑金水桥,过桥即为二楹的元帝殿,殿右为三元祠,左为七贤祠,祠内墙嵌有宋书法家米蒂草书:“且看山斋”等唐宋明清的八件碑刻,笔意精劲,世所罕见。三楹右为文昌祠,中为观音阁,左为读书松桂林,墙壁上嵌有清阳山令萧炳韩愈真迹:“鸢飞鱼跃”等碑刻,并存放着宋文天祥手书:“忠孝廉节”。清阳山令符翕手书《谒韩文公祠》和清简朝亮《登贤令山诗》等碑刻,这些碑刻,书法精妙,件件珠玑,令人叹为观止。四楹为大雄宝殿,内列三宝佛像及十八罗汉,雕工细腻,各具其姿,神态逼真。新建的罗汉广场,宏伟壮观,108尊罗汉与诸佛菩萨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重建后的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牟尼等三尊菩萨,宝相庄严,金碧辉煌。寺院珍藏的唐宋明清书法家多块碑刻,字体遒劲,件件珠玑,颇具欣赏价值。登临寺门,放眼远眺,山峦披绿锦,湟川穿银带;城郊田块整然,城区楼房矗立,勃勃生机,一览无遗。
2008年6月,北山古寺二期工程“西方极乐世界”广场建成,整个工程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新增了三圣殿、藏经阁、方丈室、观音殿、佛教文化回廊和莲花音乐喷池等景点,其中富丽堂皇的音乐水景喷池规模宏大,是广东省寺庙中唯一的、在全国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景观。
学发公祠
位于阳山县七拱镇大禾岗,距四驱车场3公里,背山面水、座南朝北,由爱国华侨朱海均先生为纪念其先父朱学发而建造。因其外形酷似拉萨布达拉宫以及“其宏壮之规模为北江数府州所未有”,故而称之“广东布达拉宫”。公祠建成于1935年,共分前座、后座及东西两厢三部分;后座又分为主楼及东西两附楼。建筑面积达5659平方公尺。公祠属中西结合宫殿式的巨型建筑,中西合璧,同时也具有鲜明客家建筑风格。公祠前后座的石门框,共刻有十一匾十三联。十一匾中,国民党党政军要员余汉谋、李汉魂、陈济棠、邓泽如的手笔各占其一,余下七匾及十三联均为清末科举榜眼朱汝珍所作。题写人身份与匾联水准之高,在粤北实属罕见。
贤令山风景区
按国家4A级标准规划建设的贤令山,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位于阳山县城北面,原名牧民山,因韩愈任阳山县令时,把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阳山,促进了当地人知识的开化和经济的发展。贤令山,就因韩愈是“贤令”而得名,而具有宋代建筑风格的贤令山牌坊就建在入口处。
贤令山旅游风景区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最佳结合,此处石奇洞幽、树木葱郁、水秀山青、风景如画,峰峦起伏,曲径洄环,潺溪纵流,鱼跃于渊,松涛蔽日,雀鸟喧天,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自唐以来,名贤留题于丹崖翠壁间,使韩文公读书台、游息洞、朝阳洞、打字崖、“千岩表”等千古陈迹成为当今名胜。那神奇的朝阳洞、蜿蜒的一线天、欢腾的水帘洞,乃是天造地设,令人神往。
著名景点“摩崖石刻”历经八百多年仍保存良好,有唐至清代石刻36题,其中尤以打字岩的石刻最为珍贵。打字岩高约7米,宽约13米,上有韩愈“鸢飞鱼跃”草书题刻,每字长0.50米、宽0.40米,笔力遒劲;另有宋绍熙元年(1190年)阳山令张本中的楷书《皇宋圣传颂诗并序》,刻面宽4米、高3米,全文28行,每行两字至18字不等,共396字,每字长0.13米、宽0.10米,古劲遒秀,是广东杰出的宋刻。是为广东省罕见的珍稀古迹,在中国摩崖石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与潮洲葫芦山、肇庆七星岩和英德南山并列为广东四大摩崖石刻。
石螺森林温泉
温泉掩影在繁茂翠绿的森林之中,四周遍布杜鹃 野花,恍若人间仙境,乐也逍遥。温泉水 富含矿物质较低的重炭酸根、硫氢化物、氯离子等多种微量元素,对风湿、类风湿、心脏病、大脑皮层疲劳、妇科病等320多种疾病有辅助 疗效, 还可收到舒筋活络,解除疲劳,美容美白,光洁皮肤之功效。
鱼水旅游风景区
鱼水旅游风景区位于阳山县杜步镇境内,距离县城约10公里,因其与漓江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素有“广东漓江”之称。风景区四面环山,沿河两旁奇峰林立,绿树掩映,翠竹婆娑,乘竹排漂游于江上,碧水蓝天,意境盎然。这里曾是第四届全国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乡音》的外景拍摄基地。风景区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历史悠久,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更为它蒙上神奇的色彩。
鱼水风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是珠三角洲旅游团队以及外宾、港澳台同胞前往三连一阳旅游的门户。新增添的高架桥高达100多米,在景区侧畔横空而过,有如双龙出海,气势非凡,与秀美的景区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景区开设有竹筏漂游、竹林烧烤场、乡土风情餐厅、休闲酒廊露天吧、垂钓、农家乐、帐蓬露营、国际标准高尔夫球练习场等项目。
8、阳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阳山旅游必去十大景点:
1、阳山文塔为阳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阳山建塔始于宋代,此时多为石塔,如建于宋嘉定年间的佛塔。后来为纪念韩文公扶树教道,重视培养后学,先是建了九层石塔,名曰“文塔”。明代阳山又建了磗塔名曰:“文塔”。
2、贤令山。又名“牧民山”,位于清远阳山城郊东北1公里处,这是阳山县人文景观旅游区。韩愈一生多次被贬,第一次被贬谪阳山当县令。虽然他在阳山当县令的时间不长,但影响深远。
3、北山古寺为阳山县文物保护单位。阳山北山古寺坐落在贤令山麓,坐北向南,因山构筑,占地十多亩,飞檐翘角,体态堂皇。周围群山相抱,树木葱笼;寺前禹门叠浪,馨泻而下;寺内花木丛生,环境幽美,为本县寺庙之冠。
4、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坐落于粤湘两省交界的粤北南岭腹地,广东省北部南岭山脉中心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12o30′~113o04′,北纬24o37′~24o57′。
东与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大坪和南水水库接壤,南与乳源瑶族自治县洛阳乡、古母水镇连接,西靠连州潭岭水库,北与湖南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邻,总面积58400 hm2,是目前广东省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8%。
5、阳山县博物馆(韩愈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人文氛围浓郁的贤令山麓,是一座花园式的纪念馆。其占地面积约10亩,建筑面积2200多平方米,内设“贤令芳踪”、“文物普查成果展”、“馆藏文物”、“阳山革命斗争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展厅。
6、阳山烈士陵园。坐落在贤令山南麓,坐北向南,占地约10公顷。陵园以大理石牌坊为正门,东西两边设侧门,在侧门框架上分别镶有“英魂永在”和“浩气长存”,八字立体篆书与坊门相映生辉。
坊门内有一平台,簇红拥绿,花卉繁荣,正面嵌有大型石刻画。有2000余级整齐坚固的台阶,侧列翠柏,直贯纪念碑,象征先烈万古长青。
7、鸣翠谷旅游风景区位于清远市阳山县3公里处的城郊,距离广州180公里,车程仅为2个小时。从广州出发,走广清高速,再接上清连高速,在阳山出口后第一个路口左转,顺着指示牌走8分钟即可到达。
8、称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阳山县城东北面50多公里,323国道从景区旁经过。这里林荫蔽日,溪瀑遍布,飞禽走兽众多,保留着原始森林景观。区内有“水吊洞”、“百丈瀑布”、“石龙饮水”、“群童戏佛”等景点。
9、鱼水旅游风景区。广东小桂林——鱼水旅游风景区位于阳山县城南约10公里处,因其与桂林山水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此素有“广东小桂林”之称。风景区四面环山,沿河两旁奇峰林立,绿树掩映,翠竹婆娑,乘竹排漂游于江上,碧水蓝天,意境盎然,有如人间仙境。
10、神笔山。位于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阳城镇畔水管理区岭头塘。神笔山生态旅游区:被誉为岭南一绝的“神笔洞旅游度假区”,是阳山县新发现和刚开发的高品位原生态旅游度假区,景区位于阳山县城西北9公里的近郊,清连高速公路和刚修复的准二级水泥路面的341省道临境穿过,交通十分便利。
9、彭泽坐船可以去大孤山吗
彭泽车站,再坐公交车到江边二号码头,上了码头就有到小孤山的船了,上船过江后就到了小孤山.单边路费20元左右.顺利的话2~3个小时.每次读到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题画诗时,总被“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那种孤山绝景所吸引。这次到庐山旅游,大、小孤山都是庐山风景区的外围景点,决定泛舟江湖,到大、小孤山一游。
游完石钟山,在江边码头看到有快艇和渔民的机帆船可达大孤山,我们选了一条机帆船。渔民说,到大孤山往返大约二个半小时。大孤山,又名鞋山。因其四面峭壁,独立于鄱阳湖中,东高西低,
第 1 页
热水器品牌排行-淘宝综合购物平台,年终盛典,优惠不停!
热水器品牌排行-寻找新潮流,新风向,就上淘宝买买买,好货不用等,大牌集结,全网低价,放心之选!网购逛淘宝,更高性价比,榜单好物,品质优选,乐享不停!
点击立即咨询,了解更多详情
咨询
淘宝热卖 广告
形似鞋靴,故称鞋
山。又因其与长江中的小孤山只相距四十多公里,古代水上交通比较方便,文人雅士常常泛舟于两岛之间,与小孤山相比,又称其为大孤山。我们之所以选择机帆船,主要是它开得慢一点,船体与古人所乘帆船相仿,不仅可以欣赏湖光山色,还可体验古人泛舟鄱阳湖的感觉。我们的船大约
第 2 页
开了一刻钟,前方水面隐约出现了一个黑点,随着船的前进,黑点越来越大,慢慢地能看出是一座湖中小岛了。因它高高的孤立在湖面上,我们虽然早就能看到它,其实还有不少路程。鄱阳湖的水由南向北往长江流,我们去的时候是逆水行舟,尽管撑舵的老渔翁开足了马力,还是觉得船与鞋山久久相持,不肯靠近。体会到了诗人当年“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仰。”的情景。
第 3 页
我们的船航行了将近一个小时,便到了鞋山西侧。只见峭壁下建有一个水泥码头,码头上建有几间房屋。山脚下有一个高高的琉璃瓦牌坊,牌坊
上高悬“鞋山”两字匾额。我们登上码头,进了牌坊,是一条“之”字形陡峭的石径小道。虽然鞋山的高度只有海拨90多米,因其是从湖面垂直上升的,山道之险不亚于黄山。山上植被茂盛,绿荫
第 4 页
如盖,人行山道上,时有阵阵湖风吹来,倒也还算凉快。先过“一天门”,再到“澄湖轩”。行到半山,只见临湖一块平地上建有一座“大姑庙”。我们在庙前树荫下稍作休息,再向上攀登就是“望庐亭”,晴天站在亭中能望得见庐山。山顶最高处是“禹王台”,相传大禹治水曾登上鞋山,察看鄱阳湖水情,故后
人刻石纪念。在比禹王台低十多米的地
第 5 页
方建有一座七级砖塔,名“鞋山宝塔”,是鞋山的标志性建筑。据说,鞋山曾是太平天国水师的点将台。太平天国的军队曾据此与曾国藩水师在鄱阳湖相持十年。鞋山的位置靠近鄱阳湖的西岸
,站在山顶向南、向北、向东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面,向西则可以清晰的看到西岸的农田村舍,中间是一片开阔的湖面,确是水师屯兵的天然良港。现在,
第 6 页
因鞋山上植被茂密,游客不多,吸引成群的苍鹭、白鹭前来栖息筑巢,游客上山时,不时的会惊起鹭鸟,发出几声清脆的呜叫,使形影孤单的大孤山,不再孤寂。
游完大孤山我们决定再访小孤山。小孤山属安徽宿松县,江西方向游小孤山的线路应从陶渊明当过县令的彭泽县城渡船过去。湖口到彭泽县城36公里。我们的车开到彭泽县城镜子山渡口时已是下午三点,刚好渡轮正在起锚,我们便急匆匆上了渡船。船上的乘客不多,渡资也很便宜,每位仅收4元。这条往返于赣皖两省的铁皮渡船,主要是为宿松县的人到彭泽县城上班,彭泽县城的人到小
第 7 页
孤山烧香而开的,偶而也有从彭泽去小孤山的游客。渡船一开动就能看到长江的斜对面兀立着一座小山,一看就知道是小
孤山。随着渡船的靠近,小孤山的形象越来越清晰。那山头的茂林修竹,就如“小姑”头上高高的发髻,粉墙黛瓦的殿宇,犹如小姑清纯秀丽的面孔。与小孤山隔江相望的澎浪矶伟岸挺拔于长江
第 8 页
南岸。不禁使人想起了苏轼的诗句“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东坡先生真是风趣而浪漫。在他的诗里,小孤山成了“小姑”,澎
浪矶成了姓彭的青年。可惜这对情人永远无法相聚,唯有依托那万古不息的江流来寄托无限的情思。
庙宇是小孤山人文景观的一大特色。几十间庙舍,依山而筑,结构奇巧,叠耸
第 9 页
突立在崖壁间,真是“半空崖石驾高台,一线云梯上碧霄。”山
上寺庙以建在半山腰的“启秀寺”为中心,正殿分前中后三层,环山盘绕,层次分明。相传此寺建于唐代,又重建于宋代,近年来又重修和增建。寺内原供奉关羽,后改为供奉小姑,改称为“小姑庙”。可见,民风民俗的力量也绝不可小视。山顶上有座“梳妆亭”,传说小姑常
第 10 页
在此梳妆,为的是与彭郎相会。
下了小孤山,我们就在树荫下稍作休息。休息时我围着小孤山转了半圈,对她又作了一番详细的观察。小孤山与大孤山不同,它不是完全独立于江水之中的,而是矗立在江心洲靠南一侧。奇怪的是,除了小孤山的山体是石灰石岩石外,靠江心洲一侧全部是平坦的泥土,在地面上找不到一块岩石。好象小孤山是上帝插在长江中间的一根石柱。从岩石的结构和质地看,小孤山和彭浪矶的岩石完全一样。可见小孤山与澎浪矶属同一山体构造。我猜想,在很久很久以前,小孤山与彭浪矶是连在一起的。再从地图上看,长江的主航道似乎在江心
第 11 页
洲的北侧。而站在小孤山顶上看,航船都是从小孤山和彭浪矶之间的江面上通过的。我转到小孤山靠江心洲一侧,上游迎水面已被江水冲出了一个大水湾,泥土坍塌的痕迹清淅可见。
返回彭泽的渡船上,在与船老大聊天中得知,上世纪七十年代前,长江的主航道确实是在江心洲的北侧,后来那里的河床不断淤积,现在已经不能开大型船
第 12 页
舶了,江滩变成了大片农田。船老大还颇恼火地说,“我们彭泽这边的地年年坍,他们宿松那边的地年年涨。老天在帮江北人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他说不清楚。我猜想,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对长江航道进行疏浚,小孤山与澎浪矶之间的江底是岩石,容易爆破,而靠宿松那边的江底是泥沙,淤泥难于清理。疏浚长江航道时把小孤山与澎浪矶之间的岩石炸平了,从而使长江水流大部分从江心洲的南侧流过,江心洲北侧的水流慢了,沉淀的泥沙更多了,这就出现了“南沙坍,北沙涨”的情况。我站在船上猜测,如果二十年后再来看小孤山,
关于贤令山牌坊上两字什么字和贤令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unying/3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