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旅游城市标志,以及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百科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是什么?
- 2、中国旅游的官方标志
- 3、马踏飞燕的来历
- 4、马踏飞燕简介
- 5、中国旅游标志
- 6、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 7、马踏飞燕标志的城市
- 8、马踏飞燕为什么被选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 9、踏飞燕出自哪?
- 10、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马踏飞燕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中国旅游图形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原因:
1、天马行空,逸兴腾飞,无所羁缚,象征前程似锦的中国旅游业。
2、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马踏飞燕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扩展资料
文化寓意:
东汉铜奔马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军事装备和农业生产畜力。汉朝政府给马立“口籍”,武帝作《天马歌》,马在各种场合被神化和奉颂。
汉代社会盛行车马冥器随葬,视马为财富的象征。汉代的“车马出行仪仗队”和“出行图”在墓葬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上是常见题材。铜奔马别具一格,与其他车马相互衬托,体现了墓葬随葬冥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汉代开拓疆域,通西域,设河西四郡,马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根据河西汉简的记载:马被广泛地用于交通驿站、长城防御、军事行动、民族和亲等方面。史料记载,汉武帝曾三次派人到西域求乌孙马,马在汉代可谓战功赫赫,功绩卓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超龙雀
中国旅游的官方标志
中国旅游的官方标志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日
根据《关于征集“中国旅游日”日期方案的公告》,设立“中国旅游日”旨在强化旅游宣传,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推动旅游业发展。
旅游日具体日期的选定,将体现下列原则:与旅游有一定的纪念、宣传等关联意义;时间上适于全民外出旅游休闲;有利于加强国民的旅游意识,发挥旅游的教育功能。
马踏飞燕的来历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由青铜器铸造,马的形象是三足腾空,另外一足踏在一只鸟的上面,整个青铜器也靠这只足支撑,这类造型的铜器在我国出土文物中极为罕见。
其大胆的构思,浪漫的手法,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令人叫绝。艺术家巧妙地用闪电般的刹那将一只凌云飞驰、骁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该作品不仅构思巧妙,而且工艺十分精湛;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按古代相马经中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量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
扩展资料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95年3月,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并开始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用的就是“马踏飞燕”。凡是当选的城市,都会修建“马踏飞燕”造型的雕塑,“马踏飞燕”由此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马踏飞燕简介
东汉铜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千克。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一匹躯体庞大的马踏在一只正疾驰的龙雀背上,小龙雀吃惊地回过头来观望,表现了骏马凌空飞腾、奔跑疾速的雄姿。
东汉铜奔马,别称马超龙雀、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扩展资料:
文物鉴赏
东汉铜奔马在动态飞扬下站立的实际问题。在壁画、画像石等同类马匹造型中并没有看到类似的做法。东汉铜奔马是一件在三维空间中展开的有体积和重量的物件,而且动感强烈,呈三足腾空之势,如果与壁画采用同样的方法,则不可能使奔马保持平衡。
因此在其足下加上鸟形底座以固定,解决了这一现实问题。它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既合平力学原理,又使奔马的轻盈和物体的稳定双双得到完美的解决,这正是它的高超之处。
创作技巧
东汉铜奔马在创作上运用了高度写实的手法。中国在先秦时代,雕塑尤其是纯粹的塑作品不是艺术的大宗。青铜器雕塑主要以拟形器或局部装饰存在。在造型方法上,与青铜器纹饰样也是装饰性强,写实性差。
在这一点上与古希腊、罗马雕塑造型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但到了秦汉时代,塑不仅多起来,而且在艺术手法上走向了写实的高峰,不仅体量巨大,而且深入细微,如秦陵出土的兵马俑以及铜车马就是这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踏飞燕
中国旅游标志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扩展资料:
中国旅游标志的文物原型到底是什么马,主要有四种说法。一说是“天马”。中国考古中发现的早期马造型一般都是蒙古马形象:头大,颈粗,躯长,四肢短壮,但骑行相对不快。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则不同,它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从西北引进的“天马”很像。
二说是“神马”。神马又叫“天驷”,骑行神速。唐代诗人杜甫《魏将军歌》称:“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天驷”本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亦称“马祖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东汉铜奔马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的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6年“马踏飞燕”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从力学上分析,马踏飞燕为飞燕找到了重心落点,造成稳定性。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烘托了骏马矫健的英姿和风驰电掣的神情,给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感染力。既有力的感觉,又有动的节奏。马踏飞燕也是中国青铜艺术的奇葩。
更多关于中国的旅游标志是什么,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马踏飞燕标志的城市
中国以下城市有“马踏飞燕”的标志:
一、直辖市(共3个)
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
二、副省级市(共14个)
深圳市、杭州市、大连市、南京市、厦门市、广州市、成都市、沈阳市、青岛市、宁波市、西安市、哈尔滨市、济南市、长春市
三、地级市(共24个)
无锡市、扬州市、珠海市、肇庆市、苏州市、黄山市、桂林市、昆明市、威海市、烟台市、秦皇岛市、海口市、长沙市、岳阳市、南宁市、绍兴市、合肥市、三亚市、承德市、镇江市、泰安市、北海市、郑州市、咸阳市
四、县级市(共13个)
峨眉山市、都江堰市、亳州市、敦煌市、曲阜市、武夷山市、吐鲁番市、韶山市、库尔勒市、景洪市、井冈山市、大理市、瑞丽市
扩展资料
马踏飞燕,举世闻名的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它的外型处于飞驰的样子,在它的右蹄上踩了一只飞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绝世的珍品。它是武威这座城市的形象代表之一,如今它被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旅游标志之都
马踏飞燕为什么被选为中国旅游业的标志?
“马踏飞燕”雕塑是由黑河市旅游局今年6月按照国家旅游局相关标准组织施工建造,主体由紫铜锻造的马踏飞燕、地球和钢混结构的长城烽火台、基座组成。顶部“马踏飞燕”是中国旅游标志,骏马奋蹄于地球之上,表现了旅游产业与时俱进、蓬勃发展的时代风貌。
中部的浮雕地球,正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喻示旅游城市要向国际化、现代化目标奋进;下面的烽火台,寓意中国万里长城,表明中国旅游业历史源远流长和城市旅游业在中国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1983年国家旅游局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和研究,确定选用这尊“马超龙雀”铜像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扩展资料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马超龙雀”是规范定义,寓意着中国旅游腾飞、跨越和超越发展之义,对中国旅游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作为国家一级文物,它还象征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寓意中国文化在当代全球文化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体量和位置。
参考资料来源:旅游中国-黑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雕塑落成
中国新闻网-“马超龙雀”真名在此 中国旅游标志名称别再叫乱
踏飞燕出自哪?
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
1、东汉青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器。1969年10月在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马踏飞燕,”形象已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的识别标志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志的主体形象,是国家一级文物。
2、马踏飞燕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作。马踏飞燕的造型,实际上是沿袭了当时流行的奔马形象,创造性地添加了鸟,不仅在实际中起到了固定的作用,而且增加了奔马的气势。然而,它不同于现代艺术家个人的创作。相反,它是一种样式化的创建模式。在形式上,它沿袭了当时流行的奔马风格,在马蹄下添加了鸟形物体来支撑稳定性,这是一种创造。总体而言,东汉青铜奔马是汉民族英勇豪迈精神的表现,反映了汉代的权力和财富。
3、马踏飞燕它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厘米,重7.15公斤。这件文物出土时,真正认识铜奔马价值的是郭沫若,他是铜奔马的伯乐。当郭沫若第一眼看到铜奔马时,就对铜奔马的造型赞叹不已,认为它是一件稀世珍品,认为它有风驰电掣之势,而且符合机械平衡原理。
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马踏飞燕
因为“马踏飞燕”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只要达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标准的要求,并经过国家旅游局验收组对创优城市检查验收的城市,都需设立“马踏飞燕”标志。
马踏飞燕,举世闻名的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它的外型处于飞驰的样子,在它的右蹄上踩了一只飞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绝世的珍品。
马踏飞燕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1、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2、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3、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关于旅游城市标志和旅游城市标志马踏飞燕百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ouhua/2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