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孤疑和狐疑,以及狐疑与怀疑的区别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一脸孤疑的意思
- 2、孤疑 什么意思
- 3、“满腹孤疑”的意思是什么?
- 4、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孤疑,什么意思
- 5、狐疑是什么意思
- 6、双鸩篇的作品注释
- 7、父亲的收藏 阅读答案
- 8、孤疑是什么意思
- 9、孤和狐选谁和疑组词
- 10、孤疑怎么理解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一脸孤疑的意思

狐疑出自《资治通鉴》,意为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冬天河水结成冰,有几丈厚,车马可以在冰上渡过。狐狸性多疑,又善于听,它在冰上走,总是边走边听,听听冰下没有水声,才肯走过去。狐狸多疑,是比较广泛的传说,所以,形容疑虑过多、缺乏决断,就叫“ 狐疑不决”。又据说,狐狸要是埋藏什么东西,埋好之后,往往不放心,一会儿就又把它挖出来瞧瞧。《国语》的《吴语》说:“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无成功。
孤疑 什么意思
狐疑吧?疑惑;不很相信
“满腹孤疑”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狐疑:象狐狸那样多疑。一肚子的疑惑。比喻疑惑不解的神态。
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孤疑,什么意思
意思是:用兵最大的危害,就是拿不定主意,给三军带来灾难的,是多疑不决。
出自战国吴起《吴子兵法·治兵第三》。
原文:
吴子曰:“凡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烧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谋,勇者不及怒,受敌可也。故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
译文:
吴起说:但凡在两兵相接的战场,尸横遍野的地方,抱着必死决心就能生存下来,有侥幸存活的心理则会死去。善于带兵之人,犹如坐在漏水的船中,伏在燃烧的房屋之下,即使聪敏的人也来不及策划,勇敢的人也来不及发怒,只有这样才能与敌人作战。因此说:用兵最大的危害,就是拿不定主意,给三军带来灾难的,是多疑不决。
扩展资料
《吴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军事著作,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今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图国》篇讲述“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战争论。《料敌》篇主要讲述如何判断敌情,因敌制胜的问题。《治兵》篇主要论述如何治军,指出战争的胜负不是取决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与军队是否法令严明,赏罚必信,打不散,拖不垮。
《论将》篇主要论述将帅的重要和对将帅素质的要求,将帅为全军的统帅,必须刚柔兼备;将帅必须依靠金鼓,旗帜和禁令,刑罚来治军和指挥作战。《应变》篇阐述了在不同的情况下的应变之术和作战方法。《励士》篇主要讲述如何激励士气。
《吴子兵法》是在封建制度确立后,战争和军事思想有了显著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这时,军队成分的改变,铁兵器和弩的广泛使用以及骑兵的出现,引起了作战方式的明显变化。它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战争理论、军队建设和作战指导方面的观点。
它主张“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把政治和军事紧密结合起来,所谓“文德”,就是“道、义、礼、仁”,并以此治理军队和民众。强调军队、国家要和睦,主张对战争要采取慎重的态度,反对穷兵黩武。
主张兵不在多,“以治为胜”。治,就是建设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要求选募良材、重用勇士和志在杀敌立功的人,作为军队的骨干;对士卒的使用要因人而异,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按照同乡同里编组,同什同伍互相联保,以对部众严加控制;将领必须与士卒同甘苦,共安危,奖励有功者,勉励无功者,抚恤和慰问牺牲将士的家属,以恩结士心,使其“乐战”、“乐死”。
强调料敌用兵,因情击敌。针对齐、秦、楚、燕、韩、赵六国的政治、地理、民情、军队、阵势等不同特点,提出了不同的作战方针和战法。
还强调“审敌虚实而趋其危”,指出有八种情况,不需再卜问吉凶,即可向敌进击,在十三种情况下要“急击勿疑”,旨在乘隙蹈瑕,不失战机;又列举了不需占卜即可决定不与敌作战的六种情况,要“避之勿疑”。
还注重“应变”,提出击强、击众、谷战、水战、围城等具体战法。它最早对养马和骑战做了专门的论述。
《吴子》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的有关思想,在历史上曾与《孙子》齐名,并称为“孙吴兵法”,因而为历代兵家所重视。现有日、英、法、俄等译本流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子兵法
狐疑是什么意思
狐疑的意思是: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一、拼音
狐疑 [ hú yí ]
二、出处
战国·屈原《楚辞·离骚》:“欲从灵氛之吉占兮,心犹豫而狐疑。”
释义:
我心中犹豫而疑惑不定,想自己去吧又觉得不妙。
三、引证解释
当代· 邹韬奋《经历》五:“心里一直狐疑着,不知到底能够拿到多少。”
扩展资料
近义词:
一、猜疑 [ cāi yí ]
释义:怀疑,起疑心;对人对事不放心。
出处:明·海瑞《治安疏》:“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
翻译:您常以怀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们都以为缺少君臣之礼。
二、疑惑 [ yí huò ]
释义:迷惑,不理解;怀疑,不相信。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二十二》“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知主上圣明,不以言罪下也。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
翻译:以向四方显示,使天下都知道主上圣明,不会因直言而责罚臣下。若能如此,则流言便会消释,迷惑之心也会明白。
双鸩篇的作品注释
(1)鸩(zhèn镇):传说中的一种毒鸟。
(2)千黄金:喻极其珍爱。
(3)“圆转”句:喻两人匹配相当和婚姻的圆满。朱轮,红色的车轮。华毂(gǔ谷),有文采装饰的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其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连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4)“与郎”二句:二人生长在苏州,结婚在北京。阊门,苏州的西门,此代指苏州。结褵,古代女子出嫁的一种仪式。女子临嫁前,其母为她系结佩巾,以表示到夫家后竭力操劳家务。此指结婚。褵,佩在胸前的巾。燕市,这里指北京,战国时代燕国的京都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称蓟。
(5)阿耶:即阿爷。此指父亲。
(6)“与郎”四句: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
(7)金缕衣:用金线织成的衣服,此借指华美的服饰。
(8)条脱:手镯。
(9)明月珰:镶有明珠的耳饰。
(10)渌:此指清澈的水。
(11)窈窕(yǎotiǎo咬挑):美好貌。
(12)盈盈:仪态美好貌。眉欲语:眉目传情意。
(13)依依:恋恋不舍。神为驰:神思为之飞驰。
(14)帏灯:装有纱罩的灯。
(15)擎(qíng情):举。
(16)三城:在四川松潘县城外西山下。这里泛指边远荒僻之地。
(17)蝤(qiú求)崒:高峻貌。
(18)岧峣:高峻。
(19)鸣髇(xiāo萧):响箭。
(20)獒(áo敖):一种猛犬。
(21)鸮(xiāo消):猫头鹰。
(22)玑:不圆的珠。《楚辞·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匮兮,贯鱼眼与珠玑。”王逸注:“圜泽为珠,廉隅为玑。”古典诗词中,一般珠玑不分,都指珍珠。
(23)缠臂:手镯。
(24)市鞍辔(pèi配):买马。市,买,换取。鞍、辔(缰绳),都是马具,此代指马。
(25)珊瑚翘:古代妇女戴的用珊瑚制作的一种首饰。
(26)“思郎”六句:与上文“妾身金缕衣”六句相呼应。
(27)“初六”句:旧俗多以农历每月的三、六、九日为吉日。良吉,良辰吉日。
(28)“秋烟”四句:与上文“芙蓉出渌摇晚妍”、“鸳鸯回波落春影”、“郎为飞雁妾作云,郎作垂杨妾为雨”数句相呼应。秋烟,秋气。芙蓉凋,喻女主人公玉容憔悴。彯(piāo飘),飘散。
(29)訾(zǐ子):责骂。
(30)经年期:以一年的时间为期限。
(31)“卸妾”六句:再次与上文呼应。中间的两句,疑为有意倒置,句式上有所变化。
(32)青不多:(丈夫走后)不再画眉意。古代妇女用黛画眉,黛系青黑色。
(33)“正月”四句:与上文“十月开梅花”四句对应,一开一谢正是一年。
(34)“日高”四句:写相思之深,盼夫之切。
(35)嗫嚅:想要说话而又顿住。
(36)“三城”六句:再次写三城环境的恶劣。
(37)“为汝”二句:要为女主人公重制嫁衣。红罗襦上绣上紫凤和青天吴。杜甫《北征》诗:“天吴及紫凤,颠倒在短褐。”天吴,古代神话中的一种水神,八首人面,虎身,八足八尾,系青黄色(见《山海经·海外东经》和《山海经·大荒东经》),故诗中云“青天吴”。紫凤,古代神话中一种神鸟。此指古代绣在上衣上的凤鸟花纹。
(38)复帐:古代冬季用的一种华丽的帐子。一般表用色锦,并绣有花,里用白绢,故名复帐。
(39)“菡萏(dàn淡)”句:帐上绣有荷花,四角垂有穗子。菡萏,荷花。《尔雅·释草》:“荷,芙渠,……其华菡萏。”流苏,下垂的穗子,大多是用丝线制成。
(40)簟:竹席。
(41)“缘以”句:席子以绣有鸾凤图案的锦缘边,再涂上椒,使其芳香。
(42)“劝汝”二句:句式变化同此诗注31“何有”二句。
(43)稽(qǐ起)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九拜中最恭敬的一种礼节。
(44)逾:过,引申为违背。
(45)“妾心”句:女儿专一之爱,二老应当看到。区区,此指爱情专一。古乐府《孔雀东南飞》:“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46)盟:古代诸侯于神前立誓缔约,盟誓以天为证,此可引申为作证意。
(47)忍:哪忍。偷妾生:即妾偷生。
(48)狐疑:怀疑,多疑。《汉书·文帝纪》:“方大臣诛诸吕迎朕,朕狐疑。”颜师古注:“孤之为兽,其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故言疑者,而称孤疑。”
(49)鸺鹠(xiūliú休留):猫头鹰。与枭同类,古人认为这类鸟叫是报凶。
(50)黄金百笏(hù户):喻黄金之多。笏,条、块。古代大臣上朝言事时手执的一种狭长的板子,其形状类金条,故借用。青騧(guā瓜)骊:良马。騧,黑嘴的黄马;骊,纯黑色的马。
(51)呵(hē喝):大声喝斥。摧靡:逼迫折磨。
(52)“长荆”句:用树条鞭挞。
(53)恫(dòng冻):恐惧。
(54)“妾不”句:我不轻生(指自杀、寻死),是为爱人保重自己的身体。
(55)鸣乌鸦:有乌鸦在叫。
(56)“视囊”句:以下二十句与上文“摘妾胸前玑”十四句相呼应。
(57)茧足徒步:即徒步茧足。因马死了只好徒步,故脚上磨起了厚皮。茧,通趼,手脚因摩擦而生的硬皮。如炮燖(xún荀):指因长途步行,脚上磨起了泡,如火烧烤一样痛。
(58)“顾彼”二句:看他那腰下的刀,已生锈无光,如愁云蔽日。薱(应为“雨”下加“对”,音duì对),云聚集,可引申为暗淡。霠(yīn阴),云蔽日。
(59)“郎归”二句:郎君能回家,比黄金千两还珍贵;我哪里愿意郎君得到千两黄金后才回家呢?
(60)“郎真”句:这句承上启下。谓郎君生还,比什么都好;倘若真的死在外边,其他一切还有什么价值呢?故才有下面的“望郎”六句。
(61)“囚妾”句:把女主人公关起来,不让她与丈夫同居。衾,被子,特指大被。
(62)连理:不同根的草木,但其枝干连在一起。旧时认为这是一种吉祥的征兆,古典诗词中常用以喻夫妇和美。
(63)狂飙(biāo彪):大风暴。
(64)“朱绳”四句:夫妇准备寻死,但认为上吊、投河都不好。《孔雀东南飞》:“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这里反用其意。
(65)同心杯:指交杯酒。旧式结婚仪式上,双方互饮一杯酒,称同心杯。
(66)绾(wān晚):旋绕打结。
(67)遂:顾应,符合。
(68)寿考:犹言高寿。
(69)褶(xí习):上衣。
(70)虾蟆抱桂:喻月蚀。《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高诱注:“詹(通蟾)诸,月中虾蟆。”民间传说,月中有桂树。这句诗喻爱情的被摧残。
(71)“朽绠(gěng梗)”句:《荀子·荣辱》:“短绠不可汲深井之泉。”绠,拔汲水桶的绳索。黝(yǒu友),暗黑色,此作深解。此句意为他们势单力弱,难以承受封建礼教的重压。
(72)女娲:神话中女神名,相传曾炼五色石补天。
(73)精卫:神话中的鸟名,相传为炎帝的女儿,因游东海淹死,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的木石去填东海(见《山海经·北山经》)。
(74)挶畚(jūběn居本):两种盛土的器具,亦司指农田劳动。
(75)箕:簸箕。帚(zhǒu肘):笤帚。两种扫地的工具,亦可指操持家务。
(76)懰懰:美好。
(77)“陌路”句:人间的异性相爱,如何能避免遭受迫害呢?陌路,此指人间。陌,街道。梃杻,两种刑具。挺,棍棒;杻,手铐。《旧唐书·刑法志》:“又系囚之具,有枷、杻、钳、鏁(同锁),皆有长短广狭之制。”
(78)吴筝:指南方的乐曲,代表婉转清丽之声。筝,古代拨弦乐器。燕缶(fǒu否):指北方的乐曲,代表慷慨悲壮之声。缶,古代的打击乐器。
父亲的收藏 阅读答案
原文:
父亲的收藏
作家茨威格喜欢收藏名人的手稿,他有过许多非常珍贵的藏品。他的墙上挂着布莱克的一幅素描和歌德一首诗的手迹,他的柜中放着巴赫、海顿、肖邦的乐谱,他甚至收存了莫扎特11岁时的一件手稿。诸如此类的珍品太多了,这些东西如果留到现在,几乎是价值连城。可惜的是,它们在茨威格自杀后全部散失了,有些可能永远从世间消失了。
我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这则轶事的。读完后我唏嘘不已。太可惜了,我说。然后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回过头去,问已退了休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父亲,这么多年,您收藏了什么?
父亲一愣。过了片刻,父亲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没有没有,父亲说,我没收藏什么。我听了后,顿时狐疑起来,我知道父亲有一只木箱子,平时总是锁着的,里面到底装着什么,谁也说不清楚。这么一想,我忍不住一阵窃喜,莫非父亲真的收藏着什么值钱的好东西?
“您别逗了,”我笑了起来,“您那木箱子里是不是有几件明清时代的官瓷?”父亲没有说话,只是摇头。要不,就是徐悲鸿的奔马图、郑板桥的难得糊涂。父亲仍然摇头。了,再不济,也有几块黄金白银或者祖传的玉镯什么的吧?
父亲依然不慌不忙地看他的报纸,脸上呈现着温和的笑。那笑此刻在我的眼里却开始变得有些神秘。我想父亲肯定藏着什么传世珍宝,他只是不肯拿出来让我们分享罢了。我的好奇心越发大了起来。
“我只想看看,不会要您的东西的。”我对父亲说。
过了一会儿,父亲放下手头的报纸,问,你真要看么?我一个劲地点头。父亲走到自己的卧室,搬出了那只箱子,把它打开,然后开始一件件地拿出来。
父亲的藏品大致如下:
三个儿女从小学时代开始的成绩报告书,三好学生奖状,参加各种竞赛的获奖证书。一本破旧的新华字典,扉页上有某某学校三等奖字样,年代久远了,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好几份我和小弟的检查书。一大扎一大扎我们姐弟三个写给父母的信件,还有几封特别的信,是姐姐谈恋爱时她男朋友写过来的,不知怎么被父亲收着了。然后就是几本剪贴簿,翻开来一看,是姐姐和我发在报刊上的涂鸦之作。
父亲颇吃力地弯着腰,一边收拾着,一边说,你看么,没有什么值钱的呀。我没有回答父亲的话,有那么一会儿,我愣在那里。的确,和茨威格的藏品比较起来,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就在那一刻,突然的,我忍不住想流泪,人们常说父爱如山,今天我才真正感觉到它的沉重的分量。
题目:
1、用简结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3分)
2、文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3分)
3、文中父亲和我都有“一愣”,说出“楞”的不同含义。(4分)
4、说父亲是一个怎么样的人。(3分)
5、文中设置的悬念的作用是什么?(2分)
6、请从文中找出表明我对父亲的收藏心理变化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3分)
孤疑-( )-( )-( )-感动
7、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茨威格的收藏轶事?
8、为什么说父亲的收藏没有一件是珍品,但我知道,在父亲的眼里,它们却是无价之宝?请简要说说你的理解。(3分)
答案:
1、在我的追问下,父亲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品。
2、为了歌颂深重的父爱。
3、父亲的“愣”是对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引进儿子的关注感到意外;儿子的“愣”是从父亲的与众不同的藏品中感受到了深深的父爱而发呆。
4、一个细心、温和、关爱孩子的好父亲。
5、是激发“我”的好奇心,更吸引读者;是在揭示秘密之后能引进读者的深思,感情的共鸣。
6、心理变化的词语:狐疑--窃喜--神秘--愣---忍不住
7、(1)文章开头写茨威格的收藏轶事,是为了让父亲的收藏和他的收藏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从而说明父亲的收藏虽然不是珍品,却是无价之宝。(2)我想不到父亲的收藏会是这些,在我看来,这些都不是什么珍品,父亲却收藏了,从中可以看出,父亲真的很爱自己的子女,这一刻,我感动了,感觉到了父爱的伟大!
8、父亲收藏的东西虽然不是珍品,父亲却可以看到自己子女成长的痕迹,可以回忆和怀念自己子女小时候的轶事!这是任何珍品也代替不了的!所以在父亲眼里是无价之宝!
孤疑是什么意思
没有这个词,如果楼主在哪里看到了,很有可能是录入错了,应该是“狐疑”。
孤和狐选谁和疑组词
选狐。
狐疑:多疑。
孤疑怎么理解
狐疑
húyí
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听且渡。后用以称遇事犹豫不决
尚怀狐疑。——《资治通鉴》
又
狐疑之众。
满腹狐疑
狐疑不决
húyí-bùjué
狐性多疑,没个决断。谓遇事犹豫不决
县官听说,也自狐疑不决。——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
关于孤疑和狐疑和狐疑与怀疑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unying/2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