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步的笔顺,以及为的笔顺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1、步的笔顺正确的写法

步的笔顺正确写法是:竖、横、竖、横、竖、撇、撇。
1、步的读音:bù。
2、步的部首:止。
3、步的笔画数:7。
4、步的笔顺:丨、一、丨、一、丨、ノ、ノ。
5、步的笔画名称:竖、横、竖、横、竖、撇、撇。
6、步的结构:上下。
7、步的五行:水。
8、步的基本字义:姓氏;用脚走路;脚步;量词,即计算事情步骤的单位。
“步”字的成语
1、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2、按步就班:指按照条理或遵循一定的程序。参见“按部就班”。
3、昂首阔步: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4、百步穿杨: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5、不步人脚: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6、步步登高:一步步地升高。多形容仕途顺利,职位不断高升。
7、步步高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8、步步莲花: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9、步步为营: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10、步调一致:行进的步伐一致。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2、跑步的步的笔顺
名称:竖、横、竖、横、竖、撇、撇(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步,行也。——《说文》
跬步而不敢忘,孝也。——《礼记·祭义》
王朝步自周。——《书·召诰》
步路马必中道。——《礼记·曲礼》
见夫人之步马者。——《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步余马兮山皋。——《楚辞·屈原·涉江》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策·齐策四》
又如:止步;信步(随意走动;散步);步步虚心(时时虚怀若谷,毫不自满);步阁(步廊,走廊);步趋(行走)
以脚步测量远近 。
如:步一步两房之间的距离;步景(测量日影);步量(用脚步测量);步弓(丈量土地用的一种木制器具)
按照,跟着;跟随
柳亚子先生即席赋浣溪沙,因步其韵奉和。—— 毛《浣溪沙》
又如:步人后尘;步武(追随前人脚步而行);步趾(犹追随);步趋(追随,效法)
踏 。
如:步斗(步玄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其步行转折,据说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步舞(踏步起舞)
推算;测算
迎日步气。——《时令论上》
又如:步天(测算天体);步漏(推算时刻);步历(推算岁时节候)
〈名〉
脚步,步伐
纤纤作细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盈盈公府步(方步),冉冉府中趋。——《乐府诗集·陌上桑》
又如:方步(斯斯文文的大而慢的步子);放步(迈开大步);阔步(迈大步);碎步(小而快的步子);纵步(放开脚步)
古时一举足叫跬(半步);两足各跨一次叫步。今指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唐· 杜牧《阿房宫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又如:跑步;大踏步;步伐(行走的步子);朝门走了两步,停了下来
通常是连续发生的一次行动、一个步骤 。
如:下一步怎么办;初步(第一阶段)
步兵(诸兵种之一)
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资治通鉴》
又如:步士(步兵);步队(步兵队伍);步骑(步兵与骑兵);步哨(专任警戒的士兵)
时运,命运
於乎有哀,国步斯频。——《诗·大雅·桑柔》
又如:不幸落到这一步;后步(余地);地步(处境;景况)
埠 ,水边停船处
宅有新屋,步有新船。——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江之浒,凡舟可縻而上下者曰步。——柳宗元《铁炉步志》
姓
〈量〉
长度单位,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
舆六尺,六尺为步。——《史记·秦始皇本纪》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荀子·劝学》
3、步字的笔顺
步字的笔顺:竖、横、竖、横、竖、撇、撇。
拼音bù。
部首止部、部外笔画3画、总笔画7画。
五笔86HIR、五笔98HHR、仓颉YLMH、郑码IIKO。
1、行走:步兵。步行(xíng)。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2、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3、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4、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5、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6、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相关组词:
跑步[pǎo bù]
按照一定的姿势向前跑。
脚步[jiǎo bù]
行走时所移动的步伐:~大。
徒步[tú bù]
(副)步行:~旅行。
碎步[suì bù]
幅度小而频率快的步子。
踱步[duó bù]
慢步的走来走去。
望而却步[wàng ér què bù]
看到了可怕的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款步[kuǎn bù]
意思是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
健步[jiàn bù]
(名)善于走路;脚步快而有力:~如飞|~登上讲坛。
漫步[màn bù]
(动)没有目的而悠闲地慢慢走:艺苑~。[近]散步|信步。
昂首阔步[áng shǒu kuò bù]
仰着头,迈着大步。形容精神奋发:他~地走来。[近]昂首挺胸。[反]裹足不前。
虎步[hǔ bù]
(书)(动)形容举动威武;也指称雄一方:龙骧~|~关右,所向无前。(名)比喻矫健的步伐。
4、步的笔顺
步的笔顺如下:
笔顺:丨一丨一丨ノノ
读写:竖横竖横竖撇撇
基本释义:
步 bù(ㄅㄨˋ)
(一)、行走:步兵。步行( xíng )。徒步。信步。闲步。固步自封。望而却步。
(二)、踏着别人的足迹走,追随:步韵。步其后尘。步武前贤。
(三)、行走时两脚的距离:步伐。步测。寸步难行。
(四)、事情进行的程序、阶段、程度:步骤。初步。
(五)、中国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六)、古同“埠”,多用于地名。
(七)、姓。
造句:
1、倘若我晚回一步,岂不铸成大错!
2、这个方程式可以进行二步分解。
3、他跑完步不光脸上有汗衣服也湿透了。
4、他一步一回头地向大家挥手告别。
5、纠纷闹到这步田地,就不容易收场了。
6、你们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
7、二班的同学领先一步到达了目的地。
8、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但可日求进步。
9、他妄图偷懒,结果捷径窘步,欲速不达。
10、今年,因为新的学费政策令很多想考研的人望而却步。
11、人们希望此前负隅顽抗的各公司能步南方保健之后尘。
12、事情已到了这步田地,只好再想别的办法了!
13、他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从不越雷池一步。
14、事情弄到这步田地,不如归去,实在不好办了。
5、步字的笔顺
步的笔顺如下:
竖、横、竖、横、竖、撇、撇。
详细释义:
步(拼音:bù)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古字形用一前一后两个脚掌表示走路。“步”字的本义就是行走,如徒步行走的士兵称为步兵。
步字的字形是两只脚一前一后,所以又引申为跟随的意思。用脚走路,就会有一长段的距离,步就引申为阶段,如:初步。用脚走路总要走到一个目的地,这样步字又有了地步、境地的意思。步字在古代是一种长度单位。
古人以举足一次为一跬(kuǐ),举足两次为一步。人们在估量距离时,也常说走了多少步。
康熙字典:
1、《唐韵》、《正韵》薄故切。《集韵》、《韵会》蒲故切,竝(并)音捕。《说文》:行也。《书武成》:王朝步自周。传:步,行也。《正义》曰:《尔雅释宫》云: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彼相对为名耳,散则可以通,故步为行也。
2、又《小尔雅》: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白虎通》:人践三尺法天地人,再举足步备隂阳也。《周礼夏官》射人以貍步张三侯。注:郑司农云:貍步,谓一举足为步,于今为半步。
3、又《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礼王制》: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正义曰:古者八寸为尺,周尺八尺为步,则一步六尺四寸。《史记秦始皇纪》数以六为纪,六尺为步。注:索隐曰:《管子》《司马法》皆云六尺为步,非独秦制。
6、“步”字的笔顺
先写步字上半部止字,先写止字中间的竖,再写止字右半部的小横,再写止字左半部的小竖,再写止字的长横,再写步字的下半部分的少字,先写少字的竖,再写少字左半部的点,再写少字右半部的点,最后写步字的撇
7、步的笔画顺序
步的笔画顺序竖、横、竖、横、竖、撇、撇。
《步》字笔顺问答:问:步第1笔是什么?答:竖。问:步第2笔是什么?答:横。问:步第3笔是什么?答:竖。问:步第4笔是什么?答:横。问:步第5笔是什么?答:竖。问:步第6笔是什么?答:撇。问:步第7笔是什么?答:撇。笔画数:7。部首:止。
步字的意思: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阶段。地步、境地。旧制长度单位,1步等于5尺。用脚走。踩;踏。用脚步等量地。姓。同“埠”(多用于地名)。“步”为谜底的谜语:上面正差一笔,下面少去一点(打一字);正字少一横莫作止字猜(打一字)。
步字造句
1、十里清风十里路,步步风里步步你。
2、我们想说的话会把我们伤害,我们本可以很好地在一起,我们本可以永远地共舞下去,现在有谁会来与我共舞?请留步。
3、我无法让时光留步,但愿问候与祝福,永远留在你的心窝。
4、许多店家希望透过播放的音乐来传达一定的含义,从而吸引顾客留步。
5、众葩竞芬芳,这清香汇合在一起,自然醇厚,其吸引力远远大于一朵鹅黄娇英,引得每一个过客都在树下留步。
关于步的笔顺和为的笔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unying/34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