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诗意,以及踏歌蓝采和世界有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八仙过海故事中人物特点
- 2、诗人蓝采和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 3、蓝采和的《踏歌》译文
- 4、急这句古诗什么意思(50分白拿)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 5、关于蓝颜色的诗句
- 6、请把这几句古代汉语翻译成简单的现代汉语。(尽量翻译成最简单的现代汉语)
- 7、《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一(2)
- 8、八仙的八仙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1、八仙过海故事中人物特点

1、铁拐李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肉身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
2、钟离权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全真道奉为“正阳祖师”。
《列仙全传》说,钟离权一出生就像三岁小孩一样大,生得顶圆额广,耳厚眉长,目深鼻耸,口方颊大,唇脸如丹,一看就是福相。据说这位将门虎子自幼就能掂量出一件东西的轻重,好像手里有一个“权”(古代的秤砣),他的父亲便给他取名叫钟离权。长大后身长八尺,俊目美髯。
3、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
张果老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便是他的坐骑和他的骑法,他骑的是一匹纸驴,而且是面朝后,倒骑在驴背上。此驴非同普通的驴,它能“日行数万里”,休息时,还可以将驴折叠起来,放入口袋里,若需要时,“则以冰噀之,还成驴矣。”,此驴更可以飘洋过海,无所不能。
4、吕洞宾
头挽双鬓,身著蓑衣,披蓑裙,赤臂跣足,满面堆笑,颔蓄长须,是一个笑容可掬的老者。其右臂挎着个篮子,双手持一把笊篱。
5、何仙姑
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
6、蓝采和
蓝采和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
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 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
7、韩湘子
韩湘子,生性放荡不拘,不好读书,只好饮酒,世传其学道成仙。
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和学 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就睡在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头。
据学者考证由于韩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编造出大颠和尚化韩愈;而道教方面则造出了韩湘子化韩愈来抵消韩愈的影响力。
8、曹国舅
《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
在民间的八仙形象中,曹国舅不是通常的道士打扮,而是仍然穿着他的官服,腰系玉带,手持玉板。他常执檀香云阳板,为人间婚丧喜庆,敲得喜气洋洋,云散日出。
扩展资料:
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 、荷花(何仙姑) 、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八仙排序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仙(古代神话人物)
百度百科—八仙过海(神话传说)
2、诗人蓝采和简介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诗人蓝采和简介
蓝采和,唐朝人。八仙之一,在今安徽省凤阳县临淮关镇得道成仙。陆游在《南唐书》中说他是唐末逸士。元代杂剧《蓝采和》说他姓许名坚。蓝采和是他的乐名。他常穿破蓝衫,一脚穿靴,一脚跣露,手持大拍板,行乞闹市,乘醉而歌,周游天下。后在酒楼,闻空中有笙箫之音,忽然升空而去。
[蓝采和]相关诗词
踏歌
[作者] 蓝采和 [朝代] 唐代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
3、蓝采和的《踏歌》译文
前面两句不用翻译了吧?
后面,
青春的容颜好象只开三季花的树,
流逝的年华譬如一掷不返的飞梭.
早晨驾着凤鸟升腾到天际,傍晚归来,从前的桑田就化为了大海,白浪翻腾。
太阳的光辉在天际闪耀,用金银建成的神仙宫殿巍峨高耸。
4、急这句古诗什么意思(50分白拿)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后来泛指天上(天空)。
白波:指沧海。
整句就是:采和我早上骑着鸾凤到天上(天庭) 走了一遭,晚上回来的时看见桑田都已经变成了沧海。(应该是喻指在人间的蓝采和熟悉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
抬头看看,碧空万里,美景无限,(天庭上)金灿灿银闪闪的宫殿雄壮巍峨。(也许这才是采和我向往的地方吧,罢了罢了,不如归去,不如归去,9
5、关于蓝颜色的诗句
1. 关于蓝色的古诗诗句
1. 《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代: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2.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代: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3. 《忆江南·江南好》
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4.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纳兰性德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6.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2. 描写“蓝色”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蓝色”的诗句有 1.《龙游八景·瀫水晴风》 年代: 宋 作者: 郑得彝 鲛鮹蓝色染初匀,风皱粼粼渺水云。
安得此溪还姓冉,名高千载柳州文。 2.《观调发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南州健儿生佛国,平时宽博如逢掖。
一朝烟尘起荆益,半夜虎符来抽谪。逗挠法严羽檄迫,仓皇受甲面蓝色。
病夫少也曾从戎,今成新丰折臂翁。儿郎行矣早策功,安知行间无吕蒙。
虏来定作太尉公,虏去暴露赏亦浓。 3.《题中峰》 年代: 唐 作者: 费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4.《再和梅韵》 年代: 宋 作者: 郑清之 北窗梦觉呼一力,曙鸟微闻络纬织。
推窗宛见野梅面,带雨犹如看花息。坚白雅占南枝先,浅红留待北人识。
宫中自是怜玉奴,天上何为爱蓝色。肯随兰芷媚屈宋,独主芙蓉笑丁石。
愧我联篇蚁空旋,羡君六博枭已得。梅懒作尉竟仙去,拜官无用斜封墨。
5.《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爱日轻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不待长亭倾别酒。一枝已入骚人手。
浅浅挼蓝轻蜡透。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
强对青铜簪白首。老来风味难依旧。
3. 关于“蓝色”的诗词有哪些
1、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释义:
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河水青碧,萦绕着繁花翠草。竹林幽深秀美,几间茅舍静立其中。和煦的春风时时吹拂,使得房屋清洁,纤尘皆无。
午睡醒来,满耳都是婉转的鸟鸣。斜倚枕头,想起当年做官时,听早朝的鸡鸣,此情景已恍如隔世。忽然想起故人都已老,自己当然也不例外。如今我贪恋闲适,已忘却了从政建功的美梦。
2、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
《风入松·寄柯敬仲》宋代:虞集
画堂红袖倚清酣,华发不胜簪。几回晚直金銮殿,东风软、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轻罗初试朝衫。
御沟冰泮水挼蓝。飞燕语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银字泥缄。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
释义:
在彩绘的厅堂里,姬妾清闲、畅意,独有自己自发纷纷脱落,连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銮殿值宿,春风轻柔,万花齐放,惹人停住车马流连。在柔软的春风里,无数次在金銮殿前值夜,为皇帝起草好诏书后,换上轻罗朝衫,宫人执灯(将我)送回归学士院。
皇城的御沟里的边沿还有残冰存在,但残冰的边沿却是蓝汪汪的水在晃动,燕子呢喃迎春。帘幕重重,春寒还没消退,还有谁、敢给你寄信慰问呢?春日江南,杏花盛开,烟雨蒙蒙,如诗如画,令人心醉而神往。
3、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
《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宋代:黄庭坚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释义:
桃花盛开,垂柳依依,江南的春色很美。雨过天晴,春风温暖烟霭淡淡,让人陶醉。山峦黛绿,水波湛蓝,绿水与青山相互映衬着。歌楼酒旗飘动,招人前去。姑且把青衫典当了换酒吧。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词三首.其一》唐代: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释义: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清晨日出的时候,江边盛开花朵颜色鲜红胜过火焰,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5、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望喜驿别嘉陵江水二绝》唐代:李商隐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烟带月碧于蓝。
今朝相送东流后,犹自驱车更向南。
释义:
嘉陵江的景色,含烟带月,千里风光,河水比靛青都要蓝。现在在江水向东流去之际与你送别,只能独自驱赶着马车向南离去。
4. 描写“蓝色”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蓝色”的诗句有
1.《龙游八景·瀫水晴风》
年代: 宋 作者: 郑得彝
鲛鮹蓝色染初匀,风皱粼粼渺水云。
安得此溪还姓冉,名高千载柳州文。
2.《观调发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南州健儿生佛国,平时宽博如逢掖。
一朝烟尘起荆益,半夜虎符来抽谪。
逗挠法严羽檄迫,仓皇受甲面蓝色。
病夫少也曾从戎,今成新丰折臂翁。
儿郎行矣早策功,安知行间无吕蒙。
虏来定作太尉公,虏去暴露赏亦浓。
3.《题中峰》
年代: 唐 作者: 费冠卿
中峰高拄泬寥天,上有茅庵与石泉。
晴景猎人曾望见,青蓝色里一僧禅。
4.《再和梅韵》
年代: 宋 作者: 郑清之
北窗梦觉呼一力,曙鸟微闻络纬织。
推窗宛见野梅面,带雨犹如看花息。
坚白雅占南枝先,浅红留待北人识。
宫中自是怜玉奴,天上何为爱蓝色。
肯随兰芷媚屈宋,独主芙蓉笑丁石。
愧我联篇蚁空旋,羡君六博枭已得。
梅懒作尉竟仙去,拜官无用斜封墨。
5.《蝶恋花·爱日轻明新雪后》
年代: 宋 作者: 周邦彦
爱日轻明新雪后。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不待长亭倾别酒。一枝已入骚人手。
浅浅挼蓝轻蜡透。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强对青铜簪白首。老来风味难依旧。
5. 含有蓝色的诗句有哪些
抱歉,实在没有写蓝色的诗句. 只有带蓝字的诗句 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李商隐 )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千秋岁 李之仪 )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老夫采玉歌 李贺 ) 衫经雨故,骢马卧霜羸。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白居易 ) 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白居易 )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初贬官过望秦岭 自此后诗江州路上作 白居易 ) 蓝舆辞鞍马,缁徒换友朋。(山居 白居易 )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蓝田刘明府携酎相过与皇甫郎中卯时同饮醉后 白居易 )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解闷十二首 杜甫 ) 蓝叶郁重重,蓝花若榴色。
少妇归少年,华光自相得。(杂曲 李益 )。
6. 带有蓝色的诗句
青出蓝诗
[唐]吕温
物有无穷好,蓝青又出青。
朱研未比德,白受始成形。
袍袭宜从政,衿垂可问经。
当时不采撷,作色几飘零。
蓝桥驿见元九诗
[唐]白居易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蓝溪夜坐
[唐]张乔
蓝水警尘梦,夜吟开草堂。
月临山霭薄,松滴露花香。
诗外真风远,人间静兴长。
明朝访禅侣,更上翠微房
蓝溪夜坐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锦瑟
[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九日蓝田崔氏庄
[唐]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雨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我爱秋香
[明]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入商山
[唐]杜牧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
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上方僧
[唐]韦应物
见月出东山,上方高处禅。
空林无宿火,独夜汲寒泉。
不下蓝溪寺,今年三十年.
秋思
[唐]白居易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丹水
[唐]杜牧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
恨声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沉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闲居览史
[唐]秦系
长策胸中不复论,荷衣蓝缕闭柴门。
当时汉祖无三杰,争得咸阳与子孙.
梨花
[南宋]陆游
嘉陵江色嫩如蓝,凤集山光照马衔。
杨柳梨花迎客处,至今时梦到城南。
过济源登裴公亭
[元]耶律楚材
山接青霄水浸空,山光滟滟水溶溶。
风回一镜揉蓝浅,雨过千峰泼黛浓。
岁晚
[南宋]陆游
小坞梅开十二三,曲塘冰绽水如蓝。
儿童门采春盘料,蓼茁芹芽欲满篮。
哭母诗
[近代]瞿秋白
亲到贫时不算亲,蓝衫添得新泪痕。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踏歌
[唐]蓝采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
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
金银宫阙高嵯峨。
去矣行
[唐]杜甫
君不见鞲上鹰,一饱则飞掣。焉能作堂上燕,
衔泥附炎热。野人旷荡无腼颜,岂可久在王侯间。
未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且入蓝田山。
7. 形容蓝色的句子有哪些
1、梦想是蓝色的,因为蓝色是温暖的颜色,生命因为梦想而温暖。
2、若说蓝色是悲伤的颜色 那真可惜 。在灰色里面 根本看不到蓝色存在。
3、天是一种说不出的蓝色,像是墨蓝,又有点像是紫蓝。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绝望中透着压抑,压抑又隐隐夹杂着愤怒与烦躁;而西边,淡淡的、甚至有点发白的蓝色,到美丽又神秘的墨蓝色。
4、天空的蓝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很干净,很美,可他却说那是诱惑人犯罪的来源。
5、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深远辽阔,富于幻想,青春是绿色的,想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
6、最浅的蓝,几乎不含有红的痕迹,好像天空的清冷。是代表 初始 的颜色,是生物在年轻时的代表。
7、蓝,和它的英文名字的含义一样,是 忧郁 的代名词。平分蓝色系列的青色和红色在这里完美的统一了数值,展现出夜空的微微紫色的深蓝。在心理学上,深蓝会给一些容易接受暗示的人以压迫感,但是有会让保有乐观态度的人产生放松的心态。
8、天空恬静的如一面明镜,仿佛可以照映出整个大地。鸟儿不时的从天空中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
9、天蓝得像一汪海水,几朵飘悠悠的白云,洋洋洒洒地点缀在天空,像一个美妙的梦。
10、窗外是一片诡异的宁静,只有阳光透过树叶罅隙的沙沙响声,天空淡淡的云彩没有颜色,窗内是我拥着我的天空,在一盏茶之冥思中静静绽放我的文字。
6、请把这几句古代汉语翻译成简单的现代汉语。(尽量翻译成最简单的现代汉语)
用最简单的汉语翻译下:
1)安得神仙术,试为施康济。使此平望村,如吾江子汇。
翻译:咋找着超自然的非凡法子,实验实践完成社群幸福和谐的帮助。帮这个平望村,变成我们的江子汇那么美好。注:平望村大概指自然条件比较差,比如三面环坡,居住潮湿,吃水困难。江子汇是湖州两溪交汇处,山也没呀、地也肥呀、水也美,水里还有鱼虾王八大闸蟹。
2)风摇翠筱敲寒玉,水激丹砂走素鳞。自是神仙多变异,肯教踪迹掩红尘。
翻译:风吹过来摇动细细的青竹击打清澈晶莹的硬玉,流水卷起朱砂追逐白白的鱼。神仙自然会有丰富的多姿多彩变化多端,不在意名誉声望在人世间隐没。注:本译比较望文生义,无法体现具体神仙意境,甚至连声韵色彩的工整对偶也无法表现。丹砂:道士炼丹的基本药物,烘托仙境的氛围。
3)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翻译:如同凤凰那么珍稀美丽的云母就像天上的花,陶冶成芙蓉那样就像白云产生的萌芽,极度笑看你狂徒还有啥馊主意,还能到哪里拿来朱砂。
4)醉花泪,苍天饯,一萧似催。新月奠,怒龙蔑,一斩似别。
翻译:沉醉佳丽心碎的泪,似乎是天意来做别,好像有天籁之音在鼓励着牵引着。在新月的夜做祭,怒龙(无背景此颇费解,也可能是气愤那龙)有眼无珠,一下切断联系分开情谊。
5)杀所当杀者,赦理当赦者。
翻译:(执行判决)杀有依据该杀的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理或改正误判凭情理该从轻或改正无罪释放的公民。6)鹤顶丹上红,黄蜂尾后刺
翻译:鹤脑袋的丹色毛上面火红,黄蜂下身后面刺出蜂刺
7)豁然开朗男儿志,最难辜负美人心。
翻译:忽而变宽阔的男子汉气概理想,最是难以脱离违背痴情女子的情义。
8)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掷梭。
翻译:边走边唱的仙姑蓝采和,人间天上会怎么样。靓丽的容颜多少春秋挺拔滋长,在古往今来中穿越脱颖而出。
注:看不见,所以粘下来,图方便。其实是无法译,不仅无法译,乃至无确诂,诂,义近估衣铺的估。但今人太无奈,被启蒙之后就都很难看明白先民的文字文本,为方便大家,不求音韵,偶尔可能还做增字解,尽量能准确描述字面意思而已。 我来帮他解答
7、《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一(2)
卷861_26 【题酒楼壁】伊用昌
此生生在此生先,何事从玄不复玄。
已在淮南鸡犬后,而今便到玉皇前。
卷861_27 【题游帷观真君殿后】伊用昌
日日祥云瑞气连,侬家应作仙。笔头洒起风雷力,
剑下驱驰造化权。更无戎夷添礼乐,永教胡虏绝烽烟。
列仙功业只如此,直上三清第一天。
卷861_28 【留题阁皂观】伊用昌
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雨喷山脚毒龙起,
月照松梢孤鹤回。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卷到楼台。
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
卷861_29 【湖南闯斋吟】伊用昌
谁人能识白元君,上士由来尽见闻。避世早空南火宅,
植田高种北山云。鸡能抱卵心常听,蝉到成形壳自分。
学取大罗些子术,免教松下作孤坟。
卷861_30 【游溧阳霞泉寺限白字】许坚2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赐云泉额。竹林晴见雁塔高,
石室曾栖几禅伯。荒碑字没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
卷861_31 【幽栖观】许坚2
仙翁上升去,丹井寄晴壑。山色接天台,湖光照寥廓。
玉洞绝无人,老桧犹栖鹤。我欲掣青蛇,他时冲碧落。
卷861_32 【题茅山观】许坚2
尝恨清风千载郁,洞天今得恣游遨。松楸一色古坛静,
鸾鹤不来青汉高。茅氏井寒丹已化,玄宗碑断梦仍劳。
分明有个长生路,休向红尘叹二毛。
卷861_33 【题扇】许坚2
哦吟但写胸中妙,饮酒能忘身后名。
但愿长闲有诗酒,一溪风月共清明。
卷861_34 【上徐舍人铉】许坚2
几宵烟月锁楼台,欲寄侯门荐祢才。
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卷861_35 【句】许坚2
道既学不得,仙从何处来。
卧久似慵伸雪项,立迟犹未整霜衣。(《病鹤》,见《吟窗杂录》)
卷861_36 【醉吟】许碏
阆苑花前是醉乡,踏翻王母九霞觞。
群仙拍手嫌轻薄,谪向人间作酒狂。
卷861_37 【题南岳招仙观壁上(题此诗后数日上升)】许碏
洪炉烹锻人性命,器用不同分皆定。妖精鬼魅斗神通,
只自干邪不干正。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还为万灵威圣力,移月在南日在北。玉为玉兮石是石,
蕴弃深泥终不易。邓通饿死严陵贫,帝王岂是无人力。
丈夫未达莫相侵,攀龙附凤捐精神。
卷861_38 【武陵春色】张白
武陵春色好,十二酒家楼。大醉方回首,逢人不举头。
是非都不采,名利混然休。戴个星冠子,浮沈逐世流。
卷861_39 【赠酒店崔氏】张白
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
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
卷861_40 【哭陆先生】张白
六亲恸哭还复苏,我笑先生泪个无。
脱履定归天上去,空坟留入武陵图。
卷861_41 【市中狂吟】段谷
一间茅屋,尚自修治。任狂风吹,连檐破碎。枓栱斜欹,
看著倒也。墙壁作散土一堆,主人翁永不来归。
卷861_42 【诗】赵自然
常欲栖山岛,闲眠玉洞寒。丹哥时引舞,来去跨云鸾。
卷861_43 【大丹诗四首】李浩
混沌未分我独存,包含四象立乾坤。
还丹须向此中觅,得此方为至妙门。
煮石烹金炼太元,神仙不肯等闲传。
人能认得其中理,夺尽乾坤造化权。
百首荒辞义亦深,因传同道决疑心。
华池本是真神水,神水元来是白金。
取将白金为鼎器,鼎成潜伏汞来侵。
汞入金鼎终年尽,产出灵砂似太阴。
卷861_44 【自吟】徐钓者
曾见秦皇架石桥,海神忙迫涨惊潮。
蓬莱隔海虽难到,直上三清却不遥。
卷861_45 【踏歌】蓝采和
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三春树,
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
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
金银宫阙高嵯峨。
8、八仙的八仙简介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学道于终南山,一次元神出壳,没曾想肉身为虎所食,只得投身于一个跛乞丐。《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肉身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灵机一动说“即此可矣。”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看来他是一位民间口耳相传,诸事附会而成的道家仙人。
故事传说
又称铁拐李,相传姓李,名玄,又叫李凝阳、李洪水、李孔目。据说他本来长的十分魁梧,相貌堂堂。在砀山洞中修行。因为约定要参加老君的华山仙会,临走时对弟子说,倘若元神七日不回返,则将尸壳焚化。于是留下尸壳,元神外游。不料到了第六天,弟子家中来人报信母亲病危,弟子们无奈就烧了尸壳。当弟子回家后,不久李铁拐的元神回归,无处可托。忽见林中有一饿死的人尸,则从他的前额脑门进入,站起来之后,才觉不行,赶忙从葫芦里倒出老君所赠的仙丹,葫芦忽然闪出金光,映出一个丑陋的形象,黑脸蓬头,卷须巨眼,右脚还是瘸的,正在惊讶,身后忽然有人鼓掌,回头一看,正是老君,情急之下,心想把元神跳出。就在这时,老君制止说:“道行不在于外表,你这副模样,只须功夫充满,便是异象真仙。”于是授他金箍一道收束乱发,授予铁拐一根助拄跛足。李铁拐还常背一葫芦,据说里面装有仙药,降到人间时,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钟离权。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而唐代确实有位叫钟离权的人,《全唐诗》录有他的三首绝句,并附有小传云:“咸阳人,遇老人授仙诀,又遇华阳真人,上仙王玄甫,传道入崆峒山,自号云房先生,后仙去。”他留世的诗题为《题长安酒肆避三绝句》,其中有“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得道真仙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等句,还颇有一些“仙味”,当是一位好道之人。
故事传说
他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号正阳子。京兆咸阳(今陕西)人,据说是东汉时期人。有关他的出生非常生动,说有一天,一个巨人大踏步的走进他母亲的内室,大声说道:“我是上古黄神氏,当托儿于此。”顿时,只见异光数丈如烈火,随之汉钟离降生。他一出生就像3岁的小孩一样大,天生一副福相,顶圆额宽,耳厚眉长,口方颊大,唇练如丹,乳圆臂长,更为奇怪的是他昼夜不声不响,不哭不吃。一直到了第七天,他突然说了一句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这一句惊动了他的父母。因为紫府、玉京是天上玉帝的宫城,所以,以为他是神仙转世,父母希望他长大成人多掌大权,因此起名“权”。据说钟离长大以后,任朝廷的谏议大夫,后来奉召出征吐蕃,战败,隐居终南山。遇到东华帝君王玄甫,得到长生真诀、金丹火候及青龙剑法。后来又遇到华阳真人,教他太乙九圭、火符金丹,洞晓玄玄之道。最终在崆峒山紫禁四皓峰得到玉匣秘诀,成了一位仙人。传说他在唐朝的时候度化了吕洞宾,是道教北五祖之一。他的形象常常是袒胸露乳,手摇棕扇,大眼睛,红脸膛,头上扎了两个丫髻,神态自若。是个闲散的汉子。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唐开元年间《唐玄宗敕封仙人张果记》记载其为“邢州广宗人也”(今河北省广宗县张固寨村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玄宗闻知,再次派徐峤去邀请。张果只得进京。据说唐玄宗对其传闻有疑,曾叫善算夭寿善恶的邢和璞给张算命,邢却懵然不知张的甲子,又有道师“夜光”善视鬼,玄宗令他看张果,他却问:“张果在哪?”居然对面而看不见。《太平广记》还记张果老自称是尧帝时人,唐玄宗问术士“叶法善”张的来历,叶法善说:“臣不敢说,一说立死。”后言道:“张果是混沌初分时一白蝙蝠精。”言毕跌地而亡,后经玄宗求情,张果才救活他。
故事传说
据史书上记载确有其人,原来是唐朝的道士,这个人擅长法术,经常隐居在恒州中条山,往来于汾晋之间,汉族民间传说他活了数百岁,所以人们尊称他为张果老。据说唐太宗、唐高宗知道以后,就派使者召见他入宫,他都不愿意去。到了武则天时期,不得已奉召出山,走到半路假装死去又未去成。到了唐玄宗时期,玄宗派遣使者终于将他请到了宫内,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后来,玄宗准备将他女儿许配给他,他唱道:“媳妇得公平,平地生公府,人以可喜,我以可畏。”最终也没同意这门亲事,恳辞还山,走到半路,死于衡山蒲武县。弟子说他羽化成仙,唐玄宗下令在当地建栖霞观以奉祀。汉族民间传说他常背负一个道情筒,倒骑白驴,云游四方,宣唱道情,劝化度人。后来民间的名言“骑驴看唱本”就源于此。他所乘的白驴,日行万里,夜间折叠如纸,放在箱子里。白天骑得时候,用水含在嘴里喷洒一下,就又还原成一天驴。后人题诗:“举世多少人,无如这老汉。不是倒骑驴,万事回头看。”张果老这故事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尽量要考虑全面,思前想后,不能只是一味的瞻前顾后。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吕洞宾,蒲州河中府(今山西芮城永乐镇)人。原名吕喦(喦”或作“岩”),字洞宾,以字行,道号纯阳子,绰号回道人,。吕洞宾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是汉族传说中著名的仙人及道教的八仙之一。无论在道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唐咸通中及第,曾当过两任县令。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世间流传有《吕洞宾三戏白牡丹》的传说,他的传说既多且杂,但从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后被人们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县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书袁可立为祭祀吕洞宾而建的袁家山吕祖庙。
故事传说
吕洞宾曾以进士授县令。他的母亲要生他的时候,屋里异香扑鼻,空中仙乐阵阵,一只白鹤自天而下,飞入他母亲的帐中就消失。生下吕洞宾果然气度不凡,自小聪明过人,日记万言,过目成诵,出口成章,长大后「身长八呎二吋,喜顶华阳巾,衣黄欗杉,系一皂鞗,状类张子房,二十不娶。」当在襁褓时,马祖见到就说:「此儿骨相不凡,自市风尘物处。他时遇卢则居,见钟则扣,留心记取。」后来吕洞宾游庐山,遇火龙真人,传授天遁剑法。六十四岁时,游长安,在酒肆遇见一位羽士青衣白袍,在墙壁上题诗,吕洞宾见他状貌奇古,诗意飘逸,问他姓名。羽士说:「我是云房先生。居于终南山鹤岭,你想跟我一起去吗 」吕洞宾凡心未已,没有答应。这位云房先生就是「钟离权」。到了晚上,钟离权和吕洞宾一同留宿在酒肆中。云房先生独自为他做饭,这时吕洞宾睡着了,他梦见自己状元及第,官场得意,子孙满堂,极尽荣华。忽然获重罪,家产被没收,妻离子散,到老后了然一身,穷苦潦倒,独自站在风雪中发抖,刚要叹息,突然梦醒,钟离权的饭还没熟,于是钟离权题诗一首「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洞宾惊道:「难道先生知道我的梦 」钟离权道:「你刚才的梦,生沉万态,荣辱千端,五十岁如一刹那呀 ! 得到的不值得欢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场梦。」于是吕洞宾下决心和钟离权学道,并经「十试」的考验,钟离权授他道法。吕洞宾有了道术和天遁剑法,斩妖除害为民造福。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北方五祖之一(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王重阳),世称吕祖、纯阳祖师。 何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游于罗浮山,在山寺中住下,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她也借此不再寄居山寺了。《续通考》说何仙姑为唐武则天时广东增城县人,出生时头顶出现六道毫光,天生一副“仙科”,十三岁时在山中遇一道士,吃了道士一只仙桃,从此不饥不渴,身轻如飞,并可预见人生祸福。后来她应召进京,途中离去。一说她是宋朝人。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多称她为北宋永州(零陵)人,有称她幼遇异人,得食仙桃成仙。有称她放牧于郊野,遇异人送仙枣,食后而成仙,宋人笔记中还记载了何仙姑一些为人占卜休咎,预测祸福的事迹,一时士大夫及好奇者争先前往彼处占卜。
故事传说
八仙唯一的女仙,据说原名何秀姑,生于唐武则天时期,出生时紫云绕室,头顶上有六道毫光。从小智慧敏捷,聪敏过人。15岁时,梦见神人教她食云母粉,于是轻身如飞,往来于山顶之间,每天早上外出,晚上采山果孝敬母亲。后来辟谷,言语异常,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召请,中途不知方向,有人说在唐中宗时八月初八飞天。还有一种说法是,何仙姑13岁时入山,遇仙人吕洞宾,吕赐其一桃,吃了以后不饥不饿,并能预知祸福之事,颇为灵验。村里的人奉为神明,专门建楼供其居住,后来吕洞宾度其成仙。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是唐末至五代时人。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续仙传》)。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 而且颇具仙意。其一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波,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嵯峨。”他行为癫狂,有人施钱给他,他大都送给贫苦人,蓝采和居无定处,四海为家。
故事传说
本为男子,但在造像中或戏曲中常常女装打扮,手提花篮,据说他本是赤脚大仙降生,原来是一名游方的道士,常穿破烂的蓝衣裳,系着一条3寸多宽的木腰带,一脚穿靴子,一脚赤行。夏天穿的是棉衣服,冬天卧于雪地中,气出如蒸。经常手持3尺多长的大拍唱板,在城市里边走边唱,带醉踏歌,似狂非狂,男女老少都跟随看他,人家把铜钱给他,他却用长绳穿起来,拖地而行,散失了也不回头看一看。有时见到穷人,就把铜钱送给他们。他不停的周游天下。有人在童年和老年时看到他,他容貌依旧。后来他踏歌于濠梁酒楼乘醉,有云鹤笙箫声,忽然轻升云中,抛下靴衫腰带板拍,冉冉而去。他最有名的踏歌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古人混混去不返,今日纷纷来更多,朝骑鸾凤到碧落,暮见桑田生白波,长景明晖在空际,金银宫阙高工嵯峨! 唐韩湘子,字清夫,是古代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箫,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由于韩愈排斥佛老而不惜死,故而佛教方面编造出大颠禅师化韩愈;而道教方面则造出了韩湘子度韩愈来抵消韩愈所带来的影响 。
故事传说
有说法称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期形象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韩湘子,本名韩湘。传说,汉丞相安抚有一女儿,名叫灵灵,才貌双全。已许配韩湘。但是汉帝想把她婚配与皇侄,安抚坚决不同意。汉帝大怒,将韩湘罢官发配。灵灵悲郁而死,韩湘投生为白鹤,白鹤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又投生为昌黎县韩会之子,乳名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又得钟、吕二仙传授修行之术。韩愈极力反对,训斥他。韩湘子因此而出家,隐居于终南山修道,得成正果,列为八仙之列。后来,韩湘子屡次化形,度化他的叔叔韩愈,但韩愈多次不悟。后来,韩愈被降官到了潮阳,路经蓝关,雪拥不前,冻埋雪中。湘子赶来相救,并指点度化。韩愈最终感悟,也修道成仙。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东游记》中所述曹国舅与上略同。
故事传说
这位神仙的形象是头戴纱帽,身穿红袍官服,手持阴阳板(玉板),与其他仙人的打扮迥然不同。传说他是宋朝的皇帝宋仁宗曹皇后的长弟,名景休。他天资淳善,志在清虚,不慕虚荣,不喜富贵。后来因为他的弟弟骄纵不守法,残害人命。曹国舅深以为耻,于是隐迹山岩,穿戴平民的衣帽,但精心思考的是玄妙深奥的道理,过了10多天也不吃,有一天,他遇到了钟离权和吕洞宾两位仙人,他们问:“听说你在休养,所养的是什么呢?”答道:“养道。”仙人又问:“道在哪里?”曹国舅举手指天。二仙又问:“天在哪里?”曹国舅用手指心胸。二位仙人笑着说:“心即是天,天即是道,你已经顿悟道之真义了。”于是传授他还真秘术,点化指引他入了仙人的团队。还有一种说法,说他出家时皇帝赐他一块金牌,后来过黄河时没有船费,就以此抵押,恰好遇到了吕洞宾,与他一起同游,因此悟道而名列“八仙”。 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其中较为通俗的暗八仙为:葫芦(铁拐李)、芭蕉扇(钟离权)、鱼鼓(张果老) 、荷花(何仙姑) 、花篮(蓝采和)、剑(吕洞宾) 、笛子(韩湘子)、玉板(曹国舅)
八仙排序至明吴元泰《八仙出处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相沿至今,再无变动。
关于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诗意和踏歌蓝采和世界有几何?红颜三春树,流年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yunying/34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