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关于鲥鱼怎么读,以及鲥鱼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的资料,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 1、鲥怎么读
- 2、江鲥的“鲥”怎么读?
- 3、鲥鱼怎么读 鲥鱼是什么鱼
- 4、鲥鱼怎么读 鲥鱼是什么鱼
- 5、鲥鱼怎么读?
- 6、鲥的拼音
- 7、鲥鱼的鲥字白话怎么读
- 8、鲥读什么啊啊
- 9、鲥鱼 怎么读
- 10、鲥鱼怎么读?鲥鱼是什么鱼
本文提供多篇内容参考,可直接点击跳转详细解答
鲥怎么读

拼音shí。
部首鱼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5画。
五笔QGJF,仓颉NMADI,郑码RKDS,四角24100。
结构左右,电码7661,区位8669,统一码9CA5。
笔顺: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一一丨丶。
基本字义:
〔鲥鱼〕背黑绿色,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鲥鱼,鲱科鱼,体侧扁,长70厘米,银白色,分布于中国、朝鲜、菲律宾沿海,是一种名贵食用鱼。
相关组词:无
形近字:时
基本字义:
时shí:
1、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2、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3、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4、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5、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6、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7、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8、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9、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10、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11、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12、姓。
江鲥的“鲥”怎么读?
“江鲥”的“鲥”读“shí”。
鲥鱼怎么读 鲥鱼是什么鱼
1、鲥鱼拼音:shí yú。
2、鲥(学名:Tenualosa reevesii)是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2.60~3.06倍,为头长的3.25~3.56倍,头长为吻长的4.03~4.28倍,为眼径的4.29~4.75倍,为眼间隔的4.46~4.75倍。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灰色。鳍淡黄色,且背、尾鳍边缘灰黑色。
鲥平时栖息于海水中,春末夏初溯河作生殖洄游;幼鱼在江湖内生长,一般长到150毫米左右入海,在海中发育成长。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海南、浙江、广东、香港、澳门、台湾省)和越南。
鲥鱼怎么读 鲥鱼是什么鱼
鲥鱼
读音:
shí yú
鲥鱼为溯河产卵的洄游性鱼类,因每年定时初夏时候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因此得名。产于中国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味道最佳,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为中国珍稀名贵经济鱼类,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继扬子鳄、中华鲟、白鱀豚、胭脂鱼之后,长江鲥鱼也遭遇种群危机。
鲥鱼怎么读?
鲥鱼读:shíyú
鲥的拼音
读音:shí
基本字义:
鱼类。体侧扁,长可达70厘米,上颌正中有 一缺刻,腹具棱鳞。属于海鱼,春季到中国长江、珠江等河流中产卵。肉鲜嫩,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
部首:鱼;四角码:24100;仓颉:nmadi
86五笔:qgjf;98五笔:qgjf;郑码:RKDS
统一码:9CA5;总笔画数:15;笔顺:352512112511124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同音字:
1、时
表示时间,年代、时期,当前的、现在的,季节等含义;又是法定计量单位中的时间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旧时的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另外,时还是一姓氏(青岛即墨、日照读chi)。
2、石
字形本义:厓下方块,必为石头。
石 shí ,块状天然化合物;多含碳酸钙、二氧化硅。
石 shí(dàn)容量单位,10 斗等于一石(在古书中读 shí,如“两千石、万石”等)。
鲥(拼音:shí)鱼是潮江回济游性鱼类,栖于海洋,每年阴历五、六月间进入长江产卵,到九十月间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故称鲥鱼。鲥鱼性猛,游击迅速,鱼鳞锋快,以此搏击其他鱼类,所以又称它“混江龙”。
但又很娇嫩,一离水面,很快死亡,因此鲥鱼难得,鲥鱼,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但是濒临灭绝,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88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野生保护。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
鲥鱼对水温要求较高,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22摄氏度,低于7摄氏度或者高于30摄氏度时就不摄食并出现死亡,在水中总是不停游动。
鲥鱼的鲥字白话怎么读
答案:
鲥
拼音: shí
笔画: 15
部首: 鱼
五笔:
基本解释鲥(鲥)
shí
〔鲥鱼〕背黑绿色,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
(鲥)
笔画数:15;
部首:鱼;
笔顺编号:352512112511124
鲥读什么啊啊
鲥 【拼音】:[shí] 【字义】:1.〔~鱼〕背黑绿色,鳞下多脂肪,是名贵的食用鱼。2.(鲥)
鲥鱼 怎么读
拼音:鲥(shí)鱼(yú)
英文名:Reeves shad
拉丁文名:Hilsa reevesi
地方名:时鱼、三来、三黎鱼、迟鱼、鲥刺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
鲥鱼怎么读?鲥鱼是什么鱼
对于鲥鱼的认识,还是源自于河豚以及长江三鲜,但是读的时候却误以为是“鲫”字。那么,鲥鱼怎么读?鲥鱼是什么鱼?
鲥鱼怎么读
拼音名:Shí Yú
英文名:Seasonal shad, Reeves's shad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ura reevesii(Richardson)
鲥鱼也称瘟鱼、箭鱼、三黎、时鱼、鲥刺、三耒,属于中医药材,主要适用于健脾补肺;行水消肿。主虚劳;久咳;水肿。
鲥鱼是什么鱼
鲥鱼与河豚、刀鱼齐名,素称长江三鲜。“芽姜 紫醋炙鲥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南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这是宋诗人苏东坡描写鲥鱼的诗篇。鲥鱼产于长江下游,以当涂至采石一带横江鲥鱼最佳美,素誉为江南水中珍品,古为纳贡之物。鲥鱼形象秀而扁,鳞白如银,肉中多细刺,唇边多米点。性物娇,惜鳞,离水即死。农历五月初鲥鱼即能上市,上市持续时间仅20天左右,因而愈加名贵。鲥鱼肉厚味道鲜美,宜清蒸。
长江鲥鱼属溯河性鱼类,每年5—7月,由海入江,定期作生殖洄游,经鄱阳湖入赣江,在江西新干、峡江、吉安的100多公里赣江段内繁殖,孵化后的仔
鲥鱼顺赣江而下入鄱阳湖觅食生长,秋季,幼鲥鱼出湖入江,顺流入海。长江鲥鱼脂肪多、肉嫩、味鲜美,入口即化,历来是美食家推崇的席上珍品。作为鱼中珍品,它曾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经济鱼类。
营养价值
鲥鱼营养成分如下
食部每100克含水分65克,蛋白质16.9克,脂肪16.9克,碳水化物0.2克,灰分1克;钙33毫克,磷216毫克,铁2.1毫克,硫胺素微量,核黄素0.14毫克,尼克酸4毫克。
1.鲥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核黄素、尼克酸及钙、磷、铁均十分丰富;
鲥鱼
2.鲥鱼的脂肪含量很高,几乎居鱼类之首,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3.鲥鱼鳞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能治疗疮、下疳、水火烫伤等症。
4.鲥鱼肉性味甘、温,有滋体强身之功效,蒸食能补虚劳。将鱼蒸出之鱼油,涂于水火烫伤处,疗效甚佳
药用如下:
本草纲目>称鲥鱼“肉,甘平无毒,补虚劳。蒸油,以瓶盛埋土中,取涂烫火伤,甚效。”
日用本草> :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
随息居饮食谱> :鲥鱼甘温,开胃,润脏,补虚
广东有句话: “春鳊,秋鲤,夏三黎”。 三黎即鲥鱼。 鲥鱼肉细嫩,脂肪厚,脂肪中有一层不饱和脂肪酸,在蒸熟的时候有一种独特的香味,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9克、不饱和脂肪17克,是我国名贵鱼类之首,亦为长江三鲜之首。 鲥鱼之说: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的人一旦触及鱼的鳞片,就立即不动了。所以,苏东坡称它“惜鳞鱼”。况且鲥鱼不能离开水面,出水即亡,因此运往京师一定要快速行进,以保持其新鲜。着名评话家王少堂在他的 宋江> 一书中,对鲥鱼的特性有段描述:“鲥鱼生得最娇。它最爱身上的鳞呀,它一声离了水,见风见光,随时就死了,活鲥鱼很不易吃到。鲥鱼称为鱼中的贵族,她自身中有一种独特的个性,鲥鱼雍容华贵,典雅清高,世人难得一窥其鲜活美貌,所以她那么得人喜欢的原因。
关于鲥鱼怎么读和鲥鱼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请阅读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cqycseo.com/zixun/27083.html